深圳頻道首頁

龍崗區委書記楊洪:改革創新的偉力來自基層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3年底以來,深圳龍崗區提前部署、科學規劃,最大限度搶抓改革機遇,破解發展瓶頸、釋放改革紅利。日前,龍崗區委書記楊洪接受人民網深圳頻道專訪,對龍崗半年來改革創新的工作進行梳理。

圖解龍崗

  • 圖解龍崗區經濟發展情況圖解龍崗區經濟發展情況
  • 圖解龍崗區權責清單編制圖解龍崗區權責清單編制

  • 深圳國際低碳城,未來生態之城深圳國際低碳城,未來生態之城

以“高質化目標”牽引改革

  龍崗按照打造深圳質量、深圳標准的要求,深入實施“高端引領、創新驅動”戰略,積極創新制度機制,完善產業政策體系,探索新型合作辦學模式,加快集聚高等院校、高端企業、高級人才、創新平台“三高一平台”資源,把后發優勢轉化為跨越發展的強勁動力。
  比如,在創新平台方面,龍崗著力營造綜合創新生態環境,完善科技創新專項扶持資金實施細則,搭建“政產學研用資介”一體化的平台,引進了龍崗協同創新大學科技園、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試基地、中科院技術轉移南方中心等一批技術先進、共享度高的創新平台,目前我區擁有各類創新平台82家,其中市級以上的佔57.3%。

  •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田學校引入社會資本投資辦學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田學校引入社會資本投資辦學

以“市場化方式”撬動改革

  龍崗區將市場化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位置,通過充分利用市場的力量,有效彌補政府在資金供給、人員配置等方面的不足,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
  比如,在教育方面,龍崗區按照“引進名校辦名校”的辦學理念,搭建捐資建校、融資建校、助學助教三大平台,通過“聯姻辦學”擴大優質學位供給。目前,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田學校、深圳中學龍崗小學成功引入社會資本投資,於今年9月開學,提供公辦學位3600多個。龍崗還啟動“政府資助型學校”試點改革,探索“社會建、政府養、社會辦”的辦學新模式,與華南師范大學、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等知名教育品牌達成合作意向。

  • 編制權責清單,精簡審批優化服務編制權責清單,精簡審批優化服務

以“法治化思維”謀劃改革

  長達8米的城市更新項目申報流程圖縮短為3.5米,審批所需工作日從955個縮短到586個,優化率達39%。
  這份便利,得益於龍崗的“權責清單”編制工作。今年,龍崗區僅僅用了4個月時間,率先編制出權責一致的“權責清單”及運行流程圖,並於7月1日正式公布實施。同時,大力精簡審批優化服務,共壓縮辦理時限近4400個工作日。
  這既讓廣大群眾和企業切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和便利,也推動該區法治型服務型政府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
  廣東省紀委專題通報了龍崗區的“權責清單”編制工作,並要求全省各地各單位學習借鑒。

  • 龍崗區辦好微實事,服務基層群眾龍崗區辦好微實事,服務基層群眾

以“社會化參與”推動改革

  龍崗黨政部門在統籌推進改革的同時,積極鼓勵社會力量的參與,調動各方積極性,使社會各界主動融入全區改革進程,最大限度地激發全社會的改革熱情和創新活力。
  比如,由區財政每年拿出幾千萬資金,專款專用,建立“居民議事、社區落實、街道統籌”的長效機制,讓居民身邊的小事居民自己說了算,說了以后政府馬上就辦,讓一件件投資小、見效快、群眾期待高的“微實事”盡快落地,於細微處見誠意、暖人心。
  而此前,龍崗區民生實事的選題確定、經費安排以及具體實施,大都由區委區政府主導進行,容易“抓大放小”,難以事無巨細地滿足轄區群眾的民生訴求,群眾身邊的“微實事”也很難第一時間得到辦理。

  • 行政審批借鑒電商服務模式行政審批借鑒電子商務服務模式

以“科技化手段”助力改革

    龍崗區結合正在推進的“織網工程”、智慧城區建設,不斷提升工作的現代化、信息化、標准化水平。
    比如,龍崗行政服務大廳採用最新的信息化技術,將全區各部門分散的行政審批權集中,體現“一站式”服務的特點。大廳使用最先進的桌面雲系統,每位辦公人員都配備了1台雲終端,不僅讓碳排放減少為原來的二十分之一,在數據集中化管理和安全性能上也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借鑒目前流行的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實行全流程網上辦理、主動服務、快遞收送件辦理,真正實現讓市民“少跑路”甚至“免跑路”。

改革樣本

群眾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