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即將於10月15日-18日在深圳開幕的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的相關情況。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勇介紹,2019年,深圳市海洋生產總值約2600億元,同比增長約8%,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市GDP約10%,藍色經濟已經成為深圳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作為中國海洋第一展,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是推動新技術、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平台。張勇在發布會上表示,深圳將以世界眼光、國際標准、最高質量辦好海博會。
本屆海博會定於10月15日-18日在深圳福田區會展中心舉辦,主題為“開放合作、共贏共享”,包括展覽、論壇、配套活動三方面內容,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相較2019年面積增加了63%,展覽時間由3天增加至4天。其中10月17日、18日為周末,將面向普通市民觀眾開放。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李喻春介紹了本屆海博會的籌備情況。他表示,本屆海博會著重突出“打造海博會科創‘標簽’”“突破海洋圈層,促進陸海統籌發展”“打造論壇品牌”“探索多元化合作路徑”“做好疫情防控,構建線上海博會”五大內容。目前,海博會已有涉及40多個行業細分領域的600余家單位報名參展,展商遍及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包括67家外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海博會將邀請“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等三大國之重器抵深,面向市民開放。“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是我國首台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設計最大下潛深度為7000米級,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強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
“深海一號”是“蛟龍號”的支持母船,可同時搭載“海龍號”無人纜控潛水器和“潛龍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具備“三龍”系列潛水器同時作業能力。
“天鯤號”是國內首艘從設計到建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首艘採用全電力驅動的重型自航絞吸船,挖掘系統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輸送系統能力世界第一。
“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計劃於10月13日實船抵深,10月14日-15日面向市民免費開放展示。屆時,公眾可通過海博會官方渠道獲取體驗票,近距離感受“大國重器”的風採和中國海洋科技創新的實力。
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雄介紹說,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屆海博會依托5G、AR/VR、雲計算等新技術,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開展,以“互聯網+大數據+貿易+會展”新模式,搭建“國之重器”綜合展、虛擬會展、VR 企業展、AR精品展、供採對接平台等,開啟全球藍色經濟合作“雲窗口”,打造永不落幕的海博會。
今年還特別設置了“深圳40周年海洋發展歷程”主題展區,舉辦海洋文化周、海洋科普教育、海洋文化體驗系列活動等。(記者 苑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