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校全職兩院院士超過30名

2020年10月25日10:45  來源:深圳商報
 
原標題:重量級專家學者 紛紛“筑巢”深圳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方案》對深圳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發展作出了表述,其中特別提到吸引人才。

  近年來,深圳本土高校在人才培育、人才集聚過程中,正彰顯日益強勁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重量級”專家、學者加盟,深圳高校“人才蓄水池”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截至今年7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高校全職兩院院士超過30名,各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超過500人。

  知名專家學者從深圳“再出發”

  今年9月,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擔任高研院首任院長的是鄭永年教授。鄭永年教授是國際知名學者,主要從事國際關系外交政策、中美關系、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系研究。近年來,先后出版專著數十部,其中英文著作9部。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今年8月24日,鄭永年參加了在中南海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與9位專家代表先后發言,就“十四五”規劃編制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這位在業界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學者加盟深圳,引起了輿論的關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鄭永年表示:“我到了這個年紀,應當是到葉落歸根的時候了。我多年在海外,到最后就會想,為中國做一件事情,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鄭永年表示,向自己拋出橄欖枝的名校很多,之所以選擇深圳,是因為他認為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最佳的觀察點,而在深圳,他的所學將更有用武之地。“我特別想結合廣東和深圳的實踐,在建設中國自己的知識體系、政治體系方面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鄭永年說。

  深圳高校不拘一格吸引人才

  鄭永年等專家學者加盟深圳的高校,除了出於拳拳愛國心外,也因為深圳的高校惜才、愛才。

  港中大(深圳)的高研院為鄭永年搭建了他所希望的平台。高研院提出,要打造一個立足深圳、放眼全球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思想重鎮與政策研究性智庫,為區域及國家的戰略發展提供及時的、富有預見性的政策分析,培養具有國家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並在粵港澳大灣區、改革與社會治理、開放政策、海洋經濟、國際戰略、技術與國際關系等研究領域成為深具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性學術和政策研究與交流平台。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鄭永年的研究無疑將獲得鮮活的樣本,他的才學也能得到施展。

  搭平台,給資金,深圳高校為了吸引人才可謂創新不斷,而人才引進來,還要留得下。南科大制定實施國際通行的人才培養、評價制度,如項目負責人制度(PI制)、創新創業激勵機制等,為人才營造一流干事創業環境,人才成長進入“快車道”。“要從發展導向和培育意識上下手,把單純人才匯聚轉向系統構建一流人才成長路徑﹔在本土培養出更多國家級人才。”南科大校長陳十一如是說。

  期待“綜合改革試點”釋放更多活力

  深圳高校從未停止過在全球范圍內遴選優秀人才、領軍人才的腳步。以南科大為例,截至2019年底,該校420余位教學科研系列教師中,50%含有國家級人才頭銜,包括教育部“特聘教授”27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0人、“國家特支計劃”入選者10人、國際會士31人等。至今年初,南科大已引進院士39人(全職院士16人),比2018年底增長了13人。而港中大(深圳)的師資也均來自世界知名大學,在學術研究、教學、管理方面均具有豐富經驗。截至今年9月底,學校已引進世界知名學者360多位,其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4位,圖靈獎得主2位,國內外院士17位,國家級專家人才40余人,省市區各類高層次人才項目入選者400余人。

  深圳高校的人才集聚效應日益明顯,已成為高層次人才集聚和培育的重要載體。截至今年7月,全市高校全職兩院院士超過30名,各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超過500人。2018年1月,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與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為依托單位的省部共建腫瘤化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深圳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目前,深圳的高校牽頭建設4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9個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和5個重大基礎研究機構。

  現在,《實施方案》又在人才引進、高等教育等方面賦予深圳更大的改革空間。對此,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表示,希望能由此釋放高校更多的活力:“人才問題是由吸引人才和培養人才這兩個方面組成的,這兩點我們都在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吸引了幾百位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和學者來深圳工作,這對整個深圳的創新氛圍應該具有非常大的影響。這個影響力今后會更加清楚,尤其是基礎科學方面。在試點方案實施后,我們的辦學條件會更加的寬鬆,吸引人才的條件也會更加優惠,我非常期待。”(首席記者 吳吉)

(責編:劉淞菱、李語)

關注我們

掃碼關注我們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