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未來產業“炫”在何處

2021年07月24日08:33 | 來源:深圳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未來產業“炫”在何處

  7月盛夏,深圳市寶安區的一座高科技新地標正在全力建設中。融合了火箭發射架和衛星太陽能板元素的外形,體現了這座建筑的航天味,這就是亞太衛星寬帶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主建的衛星通信運營大廈。就在一年前,他們參與設計監造的“深圳星”已升空,讓網絡信號“上天入海”。

  “以人工智能、6G、量子科技、深海深空、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等為代表的未來產業,正為這座城市注入全新活力。”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昨日表示。

  搶佔人工智能“入場券”

  實施“未來產業引領”計劃,人工智能首當其沖。《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年)》提出,到2023年,深圳要成為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應用先導區,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元。

  今年4月舉行的“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10周年頒獎上,首次設立人工智能專項獎芯片項目,一等獎由深圳企業雲天勵飛獲得。在雲天勵飛董事長兼CEO陳寧看來,未來10年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局10年,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每個國家都在爭奪的第一張“入場券”。

  據市統計局的數據,今年一季度,以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481.27億元,累計同比增長25.4%。

  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企業是中堅力量。今年5月發布的《2021人工智能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底,深圳聚集1318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同比增長25.2%,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市工信局稱,2020年相關部門在人工智能領域累計立項支持100個項目,合計資助金額達到1.6億元。

  起步早、底子好、產業鏈齊全,深圳人工智能應用已成遍地開花之勢。據悉,深圳已面向社會征集推廣了60余個人工智能示范應用項目,覆蓋AI在制造、醫療、交通等領域的應用。陳寧則表示,人工智能還存在大量“長尾應用”,比如“明廚亮灶”工程中檢測廚師是否按規定佩戴口罩、帽子﹔社區管理中檢測是否有電動車亂擺放、垃圾溢出等情況。

  自動駕駛樹立行業標杆

  20多年前,一家名為航盛的企業在深圳成立,瞄准汽車電子領域。創始人楊洪給公司定下基調:蹚出一條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由弱轉強,走向世界的康庄大道。“我們早期以硬件產品為主。近幾年,隨著智能網聯的發展,公司的軟硬件研發比例已是7:3。”航盛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同於其他一線城市,傳統汽車產業過去不是深圳的支柱。而如今,在智能網聯趨勢下,深圳“造車新勢力”不斷涌現,他們來自不同行業,有的跨界造整車,有的憑借在通信、互聯網、智能硬件的技術沉澱進入汽車業,還有一大批企業在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新能源以及相關的零部件領域摩拳擦掌。

  強調“不造車,但要幫車企造好車”的華為,已推出三大鴻蒙車載操作系統﹔騰訊則將自己定位為汽車出行產業轉型的“數字化助手”,做好自動駕駛相關系統、生態車聯網等﹔而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大疆展示了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及核心零部件,並表示搭載其方案的量產車型將於年內落地。

  此外,地產界的恆大、寶能,家電業的創維直接下場,跨界造整車。此前雖然沒有龐大的汽車整車生產,但深圳逐漸形成了以汽車電子為龍頭的零配件生產基地,並出現了一批如航盛一樣生產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安全系統以及音、視產品的重點大型企業。

  科技龍頭“造車”,長期目標是自動駕駛。騰訊自2018年獲批深圳首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以來,已獲得深圳、北京兩地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完成全國重點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的高精度地圖採集和數據生產。

  以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成為深圳經濟新的增長極。據市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一季度,深圳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合計增加值達到2727億元,累計同比增長26.6%。

  “上天入海”瞄准金字塔尖

  今年6月11日,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實施一箭四星發射,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圳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制的“仰望一號”衛星,和承擔衛星平台研制及整星總裝、測試、試驗的“海絲二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深圳造”雙星劍指九天,海洋經濟則為深圳提供“藍色動力”。據市統計局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深圳海洋經濟增加值達到140.50億元,同比增長47.1%。

  創新是經濟增長的“源頭活水”,深圳在海洋科技方面下足功夫。此前,全球首款硬襯底海水淡化芯片技術在這裡研制成功,於2020年3月份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該芯片含有全球首創技術不少於5項。此外,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崔允端博士告訴記者,其團隊研發的自主學習無人船控制系統,可應用在大部分型號的船隻上,目前已做到自主抵抗四級海風和一米海浪。

  “深海深空處於科技創新金字塔尖,深圳近年來在這些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技術從無到有,長遠來看,將為經濟發展帶來全新機會。”亞太星通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 袁斯茹)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