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高標准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2022年01月17日09:23  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深圳高標准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建設先行示范區實效

  風雨百年,青史可鑒,踔厲奮發,放眼未來。

  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百年黨史新起點、著眼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

  一年來,深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高標准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全市不斷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當青春正好的特區,遇見厚重的黨史,人們看到的,是一座年輕城市對歷史的溫情與敬意,是文化自信自強的磅礡力量,更是通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城市范例的深層動力。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深圳以走在前列、勇當尖兵的政治自覺,在全市上下形成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生動局面,為黨史學習教育書寫下深圳的精彩答卷。

  學黨史,賡續紅色血脈

  軍服、鐵軍刀、草鞋等,《紅旗》《布爾什維克》等黨內刊物,寶安縣農民暴動文件,寶安第五區農民自衛隊軍旗……矗立於鬧市之中的清代建筑素白陳公祠,是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舊址。鬆崗街道黨建服務中心副研究館員馮細球走進這裡,心潮澎湃:“觸摸著革命先烈用生命刻下的痕跡,重溫他們的英雄故事,感受他們鏗鏘堅定的步伐。我將以史為鑒,尋覓初心,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汲取智慧,逐夢更遠的未來。”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深圳深入利用紅色資源,弘揚革命傳統,賡續紅色血脈。

  一年來,深圳市委始終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堅定扛起政治責任,教育引導全市認真上好黨史學習這堂必修課。在學習熱潮中,黨員干部深化了對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歷史意義、歷史經驗的把握,深化了對堅守初心使命執著奮斗的理解,深化了擁護“兩個確立”、堅定“兩個維護”的忠誠信念。

  以黨史國史鑄魂立心,用紅色記憶凝聚力量,黨史學習教育成為了一個大課堂,淬煉初心,洗滌精神:

  從機關到基層,開展“黨史課堂”。深圳去年開展了“慶建黨百年 講百堂黨課”活動,評選100門市級精品黨課,各區各系統開講3.7萬余場次,覆蓋黨員干部130萬人次。

  在校園裡,辦好“青春課堂”。積極推進黨史進校園,開發“黨史思政”精品課程800多門,各校思政課教師開展黨史宣講3.4萬余場次,參與師生人數170多萬人次,“建黨百年·師說黨史”等主題活動蓬勃開展。

  在全社會,打造“紅色課堂”。指尖輕點,可以在“打卡廣東紅”與“跟黨走”深圳黨史學習教育地圖小程序上VR雲游廣東、深圳的紅色地標,讓黨史學習教育“動”起來。深圳積極開發紅色資源,審定發布33家黨史教育基地,命名36家深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引導黨員群眾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聚焦改革開放史,推出“當代課堂”。加強蓮花山等紅色資源挖掘開發利用,推出前海石公園等10處深圳改革開放重要史跡,打造“改革開放再出發”等6條紅色旅游線路,組織黨員群眾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讓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成為身邊最鮮活的黨史教科書。

  悟思想,凝聚奮進力量

  在布吉街道舉行的百姓宣講活動中,廣東抗日游擊隊隊員邱銀嬌的后人劉思東分享了楊美村交通情報站的抗日故事。“聽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這些黨史故事,我們對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光榮傳統、寶貴經驗有了更全面的認知,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有了更深的認識。”社區居民紛紛表示。

  深學、精思,然后有得。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深圳堅持學黨史與悟思想相統一,讓黨的百年歷史與創新理論在黨員群眾中入腦入心、走深走實。

  去年,深圳召開全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座談會,領悟真理偉力﹔圍繞黨史學習教育、“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前海方案”等重大主題開展宣講,打通理論武裝“最后一公裡”。

  連接各方力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全省率先完成區級黨委講師團組建,全市11個區(新區、合作區)均成立專門的宣講機構和工作隊伍﹔首次組建30名各行各業代表組成的全市百姓宣講團,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百姓宣講活動﹔指導成立全市首個街道黨工委講師團、社區黨委講師團,創新構建“專家講理論、干部講政策、百姓講故事”三大宣講矩陣和“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宣講工作體系。

  豐富學習形式,以文藝力量感染人引領人——

  深圳創作推出大型聲樂交響套曲《英雄頌》以及《燈火裡的中國》等30首建黨百年主題優秀歌曲,音樂黨課、電影黨課、紅色書信黨課等課程特色鮮明,“影映百年 偉大征程”優秀影片展映展播暨深圳紅色電影周、“丹青百作繪輝煌”、黨史學習教育讀物百店聯展、“唱支贊歌給黨聽”拉歌比賽等活動豐富精彩。

  增強傳播成效,營造學習教育濃厚氛圍——

  《人民日報》刊發《廣東深圳——汲取紅色力量,建設文明城市》,新華社播發《深圳:紅色初心賦能量 文明發展譜新篇》……深圳黨史學習教育的特色亮點引起了各級各類媒體的關注。一年來,中央和省主要媒體相關報道千余次,本市媒體報道3萬多篇,線上傳播總推薦閱讀量超過24.2億人次,形成中央、省、市、區四級媒體聯動、接力傳播態勢。

  用好“互聯網+”,畫出網上網下同心圓——

  深圳推動成立全國首個互聯網行業黨委講師團,面向網絡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常態化宣講,組建各級各類宣講團130余個,開展宣講活動5500余場、線上線下聽眾近700萬人次,在全社會掀起一輪輪學習熱潮。

  辦實事,增進民生福祉

  在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等革命舊址重溫崢嶸歲月,在國貿大廈旋轉餐廳傾聽“南方談話”的回響,在光明科學城、深汕合作區等地感受最新的特區蝶變……去年,歷時半年多的“循著紅色記憶看深圳”系列採訪活動,邀請來自中央、省、市的媒體採訪團一同走進深圳各區,記錄這片改革創新熱土的歷史和當下。採訪中挖掘了一大批“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亮點舉措,彰顯黨史學習教育的工作成效。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深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直擊群眾關注的民生“痛點”“熱點”,“清單式”落實四個層面民生項目,實施民生微實事13507件,投入財政資金近14.4億元,努力解決群眾急難盼愁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過去一年,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讓市民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資源。去年4月,深圳市人民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等7家深圳醫院入選“廣東省高水平醫院”。12月18日,國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正式揭牌,落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深圳持續開展“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為居民展開免費篩查,不遺余力保障居民健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面對適齡入學人口持續高位增長態勢,深圳打響學位建設攻堅戰。2021年,是深圳“大規模學校建設計劃”開局之年,全市建成學校151所,全年新增13.1萬個基礎教育學位。學位不僅要有,更要“優”,以“名校+新校”發展模式,通過集團化辦學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讓新建校“辦一所優一所”,是深圳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推廣的經驗做法。

  住有宜居是美好生活的基石。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深圳加大住房建設籌集力度,不斷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多措並舉保障市民住有宜居。一年來,深圳建設籌集公共住房9.65萬套,供應公共住房4.23萬套,“十四五”期間將建設籌集住房89萬套,供應分配住房65萬套,以一間間明亮溫暖的住房,承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類要素資源的流通周轉,皆有賴於交通。自從坪鹽通道開通后,駕車從坪山到鹽田隻需10分鐘,到羅湖隻需20分鐘,到福田隻需30分鐘。這一年,深圳建成坪鹽通道等多條干道,打通福田福順路、龍崗創富南路、寶安蚝鄉路、坪山寶珠路等30條“斷頭路”,通勤道路變順暢,市民心情更舒暢。

  辦事便捷程度影響市民“幸福指數”。深圳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創新,推動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新增268個“一件事一次辦”主題集成服務,新增“無感申辦”事項209項﹔推廣應用醫保電子憑証,激活人數超過1000萬﹔建立市一級民生訴求服務平台,進一步完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生訴求響應機制。政務服務“上新”,更顯為民服務“上心”。

  心系幫扶地區,高質量推動對口幫扶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探索“圳品”幫扶模式,加快建立對口幫扶地區幫扶產品與深圳市場需求精准對接機制,開拓消費幫扶新路徑,助力對口幫扶地區推出“圳品”49個﹔打造“圳幫扶”平台,累計進駐經銷商及生產企業52家,對應幫扶地區的供應商600多家,上線產品4000多個,產銷對接流水近4.8億元,助推對口幫扶地區提高幫扶產品銷售量。

  一樁樁、一件件的民生實事,是深圳在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火熱實踐,也是深圳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動縮影。

  開新局,匯聚發展動能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最終應轉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實際成效。深圳時刻牢記總書記、黨中央賦予的新時代歷史使命和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0+10”工作安排,充分發揮“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效應,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堅持學用結合,謀劃開展工作,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開創新局面。

  一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核心引擎功能顯著增強,深港、深澳合作專班共同制定聯合政策包,簽署河套“一區兩園”建設等合作協議,規劃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深港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大灣區兩座核心城市為開新局提供強勁動力。

  深圳綜合改革試點亮點紛呈。實施“百名干部破百題”專項行動,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授權事項清單和重點工作任務為基礎,梳理改革難題122項。

  前海擴區帶來改革開放新契機。去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正式發布,構建形成“2+2+N”落實體系,細化分解203項重點事項,新推出制度創新成果75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設全面啟動,實施我國首部個人破產法,通過“四個首創”推動內地個人破產法治化前進一大步,此外,深圳還出台《數據條例》《科技創新條例》《綠色金融條例》等首創性地方法規。

  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穩步推進。建立健全關鍵技術懸賞制,定向尋聘專業學科頂尖人才擔任項目牽頭人。深入實施“鵬城英才計劃”,破除國際人才流動壁壘。努力打造全球優秀人才的集聚地。

  深圳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堅持黨史學習教育與中心工作兩手抓、兩促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胸懷“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立足深圳、放眼全國、面向世界謀劃未來工作。

  “經驗是永不停歇的播種機”。在過往裡汲取經驗,從歷史中望向未來,深圳將繼續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發揚黨的寶貴經驗,在新時代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在奮力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的新征程上演繹更精彩的新篇章。(記者 韓文嘉 關煒瀛)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