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勇擔新使命,實現高質量發展
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改擴建效果圖。醫院供圖
走近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白色高樓周圍綠蔭環繞。一大清早,醫院裡就已有不少前來就診的市民。主樓背后,內科綜合大樓建設工程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這家擁有68年歷史的“老牌醫院”,正在煥發新的活力。
坐落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該院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內唯一一家三級綜合醫院。近年來,醫院充分發揮“五區驅動”戰略優勢,勇擔改革創新四大歷史使命,堅持“一二三四”齊步走,聚力創新創業再出發,探索建設國際化公立醫院樣板和社會主義強國醫院范例新模式,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格局雛形初現。
“我們正搶抓深圳‘雙區’驅動、‘三區’疊加、‘雙改’示范黃金發展期機遇,朝著建設國家級創新型自貿區醫院的目標闊步前行。”醫院黨委書記駱旭東說。
立足優勢明確方向,穩步實現目標規劃
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是廣東省唯一以“自貿區”命名的醫院。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成立於1955年的 “蛇口衛生所”。1990年,隨著深圳南山區挂牌成立,“蛇口衛生所”更名為“蛇口人民醫院”。2011年,與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簽署醫療合作協議並挂牌成為“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深圳醫院”。
2020年9月,醫院更改為現名,全面開啟建設國家級創新型自貿區醫院新征程。
自更名以來,醫院“一二三四”齊步走:圍繞“一體”,著力完善戰略規劃﹔“兩翼”並重,同步推進雙創工作﹔堅持創新與學科建設、創新與團隊建設、創新創業與醫院文化建設“三個融合”,夯實創新創業根基﹔並以“醫校協同”“深港協同”“醫企協同”“醫工協同”這“四維”協同,構建育人新機制。
“‘一體’即做好頂層設計。醫院黨委借鑒國內外區域國際醫療服務中心、國外灣區多元化醫療健康服務城的國際醫療服務模式及經驗,結合區域戰略優勢和定位,確立了‘1451’發展戰略規劃。”駱旭東介紹。
“1451”,指的是建設1個“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自貿區生命科學總部經濟集群”﹔為集預防、臨床、康復醫療全景產業鏈與醫療產業創新孵化4個平台為一體的醫療產業生態圈﹔圍繞1個共享醫療產業平台的臨床醫療組團、運動康復養老組團、國際醫療服務及轉化醫學組團等5大組團。
“醫院以創建三甲醫院和國家三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工作抓手,堅持改革開放與創新驅動,擴大對外合作,加強人才管理,提高質量和效率。”駱旭東表示。
在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能力方面,醫院建設“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互聯網醫院”,加速醫療服務模式轉型,在區內率先開出第一張線上處方,至今已累計服務47357人次﹔擴大對外合作方面,醫院與香港聯合醫務集團聯合建立“國際名醫診療中心”、港澳居民服務中心試運行,爭取港藥、港械落地,籌建國際醫療服務中心和國際化社康等。
創新管理模式方面,醫院對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准,著力提高運營效率,進行質量管理創新、績效管理創新、財務管理創新等全方位創新﹔完成肝膽胰腺外科等學科帶頭人的引進及學科團隊的組建工作﹔推進南山區6個學科聯盟建設及區級重點學科(婦科、泌尿外科)建設等。
如今,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緊抓機遇,在醫院黨委的統領下,加快各業務領域全面提質上新。一項項科研成果加速轉化,人才隊伍加速優化完善。
加強粵港醫療合作,促進醫療產業融合
“作為外國友人,就醫溝通經常碰到困難。但這裡的醫生能理解我的感受,解決我的問題!”近日,生活在蛇口的一位英國籍患者來到“港澳居民服務中心”就診后為其點贊:“干淨溫馨的環境、友好禮貌的工作人員都緩解了我的緊張。”
2022年9月19日,“港澳居民服務中心”在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門診樓4樓開啟試運行。運行首日,預約號便被“一搶而空”。“服務中心的運行,標志著先行示范區和合作區內‘線上+線下’港澳居民一體化醫療健康全新閉環服務模式開啟。”駱旭東說。
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醫院位於國際化程度較高的蛇口片區,因此,涉外醫療是我們的特色之一。同時,借助區位優勢,醫院與香港的醫療合作非常多。”駱旭東介紹。
近年來,醫院堅持“兩翼”並重:一方面,推進整合型區域國際醫療衛生與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與香港聯合醫務公司簽約,開通線上互聯網醫院+線下國際名醫診療中心的“港醫通”,試運行“港澳居民服務中心”,實現“港醫港藥港保通”,並聯合籌建“國際醫療服務中心”和“國際化社康”,目前已引進香港全科和專科醫生9名、護士2名來院開展多點執業。開通24家國際商業保險公司醫保結算業務,實現院內全科-專科及跨境轉診。
另一方面,醫院注重醫療與產業融合,推進醫療與生物醫藥臨床轉化銜接的創新體系建設。如,醫院打造“BT+IT+科技創新”模式,建成干細胞臨床轉化應用平台、3D打印臨床轉化與再生醫學平台、精准醫學大數據平台、國際化藥物臨床試驗中心等8大特色平台。精准醫學大數據平台還聯合未知君共同成立微生態研究中心,建立腸道微生態診療模型,篩選並開發具有輔助治療作用的益生菌,以及能夠改善患者腸內環境平衡的AI創新藥物。
在臨床轉化方面,醫院已取得一定成果。依托院內3D打印臨床轉化應用與再生醫學創新中心,在深圳市率先開展自主設計打印數字化3D種植導板在臨床應用,將患者種植牙等候時間由1—2周,縮短至3小時,為患者節約近2/3的費用﹔3D打印微創種植牙臨床轉化項目,已服務100余名港澳居民、外國人士和深圳居民,有效緩解等候時間長、費用昂貴的難題,並於2022上半年實現經濟營收。
如今,“港澳居民服務中心”正式落地,成為深港醫療合作發展的又一示范樣板﹔參照香港醫護培訓標准,國際化人才的進修和培訓得以開展﹔推動跨境醫療費用結算,積極探索醫療費用跨境線上結算,實現粵港澳保險資源對接共享、互通互認……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正充分利用自貿區政策,落實先行示范項目,擴大對外合作,拓展服務能力。
人才帶頭引領,創新黨建工作模式
“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完成無導線雙腔起搏器植入術,屬深圳首例!”2022年8月8日,一則新聞讓各方視線匯聚——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指導下,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心血管內科陳麗芳主任團隊成功完成國內首批、深圳首例無導線雙腔導管手術,標志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心內科心律失常介入診療水平邁入國內領先水平。
手術的成功進行,是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人才工作的碩果展現。“人才是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我院不僅按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准,完善學科布局,還格外注重人才的培育與引進,提升醫療技術和科研水平。”駱旭東說。
其中,積極推進“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實施柔性人才引進計劃是醫院的重點工作之一。目前,醫院已引進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宋爾衛院士乳腺腫瘤團隊等12個“三名工程”團隊和2個柔性平台﹔與法國巴斯德研究所院士團隊、天津環湖醫院王金環教授團隊等10多個團隊建立聯系,穩步提升醫院內涵建設。
“引才”是第一步。如何在加大引才的基礎上,強化內部人才培育,形成攬才育才“兩條腿”走路,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黨委提出:以黨建補短板,在落實廣東省醫療系統黨建“四有”工程的基礎上,創新性提出黨支部“四有”工作法,即支部有定位、業務有提升、人才有引進、活動有品牌。
從醫近30年的消化內科主任吉明柱是一名老黨員,同時也是科室帶頭人。在他的帶領下,消化內科黨支部提煉出一套黨建“一學三提”工作法,即建設學習型黨支部、提升綜合能力、提升服務水平、提升創新能力,使黨建工作與業務互融互促,實現科室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不斷提升業務水平的同時,吉明柱帶領團隊擁抱新技術、提升服務,不斷改進病患就醫體驗。例如,他積極優化科室定位,把癌症治療向早期診斷預防轉變,為轄區居民免費提供大結腸癌篩查,實現早預防、早診治。“吉主任是我們的榜樣。現在,他的科普講座場場人氣爆滿,非常受轄區居民歡迎。”醫院護士長陳秀雲說。
“黨建是醫院發展的紅色引擎,唯有不斷創新黨建方式方法,各項工作才有抓手,干事創業才有方向。”駱旭東說。如今,由各黨支部書記牽頭、支部黨員帶頭,經過近兩年黨支部“四有”工作法實施,全院29個黨支部已實現基層黨組織支部工作法全覆蓋並升級了2.0版本,成為醫院蓬勃發展的新引擎。
當前,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正處於發展的機遇風口期。“我們將緊抓機遇,加快各業務領域全面提質上新,沿著‘1451’發展戰略規劃,成為讓政府、人民都滿意的醫院。”駱旭東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