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中國平安:“數字化”助力鄉村振興 為減貧治理貢獻經驗

2023年03月20日11:32 | 來源:人民網-深圳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深圳3月20日電(李語)3月18日至19日,2023減貧治理與全球發展(怒江)國際論壇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舉辦,來自2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的駐華使節、官員和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共同探討“鞏固減貧成果的社會責任”“科技賦能鄉村高質量發展”以及“鄉村振興的綠色發展之路”。

“中國平安創新發揮自身保險、金融、數字化等優勢,扎實書寫‘金融為民’的故事。”中國平安品牌宣傳部總經理陳遙在本次論壇上分享了平安以“數字化”助力鄉村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經驗。2022年,中國平安為產業振興提供幫扶資金353.03億元,“三村工程”開展以來累計提供扶貧及產業振興幫扶資金771.53億元﹔落地“振興保“項目84個,助力43.3萬農戶戶均年增收1.2萬元,累計培育致富帶頭人近9萬人,鄉村振興卡服務用戶超11萬。

會后,參會嘉賓前往位於雲南怒江的賴茂村,參觀調研平安利用自身衛星服務能力,為賴茂村咖啡產業基地提供智慧農業設備的鄉村振興幫扶案例。

在賴茂村,地面的物聯網傳感器與平安衛星相連,將採集的數據實時回傳,經過分析后,咖啡基地管理員能夠清晰掌握空氣溫度、濕度,土壤的含水量以及養分含量情況,從而及時指導種植端做好農事管理﹔通過搭建溯源平台,提供信息管理、批次管理、二維碼管理、檔案流程管理、報表管理等服務,支持小粒精品咖啡種植、加工、流通等全生命周期各環節信息全程可追溯,驅動生產端生產管理效力提升,助力怒江精品咖啡產業發展。

同時,平安積極發揮金融科技優勢,依托自主構建的“星雲物聯網平台”,以科技促進涉農貸款產品創新,促進鄉村產業數字化。2020年至今,平安銀行先后發射“平安1號”“平安2號”“平安3號”三顆衛星,並與地面物聯設備一起,搭建“星雲物聯網平台”,為農業、工業、商業等行業賦能。  

針對鄉村產業發展痛點、難點、風險點,平安積極創新特色農業保險,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開發超600個契合農業產業發展、保障農戶利益的保險產品,包括氣象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病虫害保險、溯源產品質量責任險等多個特色險種,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通過“保險+風險防控”,服務農業防災減災。平安的農業保險已經從單一賠付向全流程農業風險管理轉變,通過氣象減損預警服務、專業化統防統治等一攬子服務、將風險關口前移,變事后賠付為事前預防,變被動應對為主動參與,降低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程度。  

近年來,平安通過智慧鄉村數字化服務平台,服務鄉村治理。2021年,平安銀行推出數字村小程序,聚焦基層治理、產業發展、鄉村文明、人才培養、金融服務等方面議題,一站式提供包括鄉村振興卡、理財、貸款、鄉村文旅、助農商城、鄉村人才培育課堂在內的13項綜合服務。  

此外,平安以數字化為依托,帶動員工、客戶全面開展“鄉村文旅”“消費幫扶”。2019年開始,平安結合幫扶地產業特色和文旅資源,持續升級打造“美麗鄉村平安啟橙”鄉村文旅計劃,帶領更多員工、客戶共同走進鄉村,以“權益+公益”模式,為客戶提供獨具特色的增值服務和慈善渠道。

平安先后定制設計並上線內蒙古烏蘭察布、四川大涼山懸崖村、湖南十八洞村等多條定制化鄉村精品路線,並將這些精品線路以VR技術數字化,用戶在“數字村”小程序可提前通過虛擬技術游覽精品路線。

與此同時,平安利用金融和科技優勢,創新推出“平安雲農場”項目,以趣味性游戲結合公益的方式,鏈接平安的客戶、供應商、農戶、社會公益力量,精准、高效地實現助農產品銷售轉化。2022年,平安完成消費幫扶採購約1.84億元。自2016年參與消費幫扶以來,平安累計完成超6億元。

據介紹,2023年,面對新的挑戰、新的任務,平安將繼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履行金融服務國計民生的使命,用持續進階的“數字化”能力及金融服務能力,踐行“金融為民”,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