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力爭3年建成國際電競之都 最高資助1000萬元

人民網深圳7月20日電(陳育柱、劉森君)近日,《深圳市關於建設國際電競之都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發布。其中提出,對在深圳舉辦且符合條件的國際性高水平電競賽事,給予每次最高800萬元資助﹔對經認定符合條件的新建、改建的電競場館,給予不超過實際投入30%、最高100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
深圳電競產業發展具有良好基礎和明顯優勢,其中游戲研發運營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仍存在產業鏈不完善、高水平職業俱樂部數量偏少、品牌賽事缺乏、專業化電競場館建設滯后等短板。
據了解,《若干措施》從六個方面提出深入推進電競產業發展、建設國際電競之都的舉措,包括加強電競內容創作、培育電競市場主體、打造電競賽事和活動體系、完善電競產業發展載體、推動電競產業融合發展、優化電競產業發展環境等。
《若干措施》將“加強電競內容創作”擺在首要位置,鼓勵企業加強電競游戲內容和技術創新,培育壯大電競研發機構,努力打造出更多現象級拳頭產品,以優質的電競產品內容供給,激發產業發展生機和活力,並借助電競強大的賽事影響和多樣的衍生業態,實現文化傳播與文化出海。
例如,《若干措施》提出,對在深圳研發發行、上線滿一年且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電競游戲產品,根據下載量、用戶活躍度、衍生賽事規模等條件,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對被重大電競賽事選用的游戲產品,給予一次性最高500萬元獎勵。
在培育電競市場主體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對新引進的國內外領軍企業或相關機構,給予一次性最高500萬元資助。同時,支持電競俱樂部創新發展,對在深圳注冊並冠“深圳”隊名,參加國際、全國頂級電競賽事的,給予每賽季最高200萬元資助﹔參賽成績優秀的,根據賽事類別、影響力和名次,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此外,《若干措施》重視電競生態建設,以完善全產業鏈為目標,聚焦電競產品、品牌賽事、電競戰隊、場館運營、直播平台等關鍵環節,以針對性、差異化扶持措施,推動行業向精細化、生態化方向發展,全方位釋放電競產業潛力。
《若干措施》提到,深圳力爭到2025年,研發推出3—5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電競游戲產品,集聚5—8個專業性和創新性相統一的電競領軍企業和俱樂部,舉辦5個以上行業影響力和社會關注度相統一的高水平電競賽事,建成1—2個滿足賽事功能需求和賽后綜合利用相統一的電競場館,成為引領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國際電競之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