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圳經觀 | 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是中國企業未來新常態

南方科技大學長聘教授 錢共鳴
2023年07月21日09:18 | 來源:人民網-深圳頻道
小字號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人類發展史上又一宏偉工程。十年來,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取得相當不俗的成績。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評估,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將使參與國貿易增長2.8%至9.7%、全球貿易增長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必須看到,我們在“一帶一路”國際化的進程中也難免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長期以來,我國“一帶一路”建設主要採用“大國企+大基建”的發展模式,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經濟效益不高。應進一步鼓勵非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參與其中。通過多元化投資,更緊貼當地的民眾和市場,如參與特色農業,增產民眾日常所需的一般消費品及中低端的科技產品。事實上,這些都是我國民營企業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在項目融資上,建議不能僅由“國有商業+政策性銀行”挑大梁,應有更多民間資本的注入,特別是東道國和第三國的社會資金。通過“成果共享、風險共擔”,激發共同參與的熱情,發揮協同的效應,做大做實經濟“蛋糕”,減少中國貸款佔主導地位而產生的國家風險和運營風險,在經濟層面保持項目發展的長期可持續性。

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是我國企業未來發展的新常態。在激發“走出去”的“因”的同時,更要保護“走出去”的“果”。

面對“一帶一路”建設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特別是中小型非國有企業應如何有效應對?

在宏觀層面,國家可制訂可持續融資標准,一方面對企業繼續提供便利化服務,及時發布風險提示和資訊引導,另一方面,應加強事中事后監控,特別要加強對重大項目的關注和跟蹤。同時,努力擴大第三方合作市場,聯手打造“一帶一路”新空間。

在微觀層面,可按當地政治、經濟與社會條件的新變化,及時調整資源分配的比率及項目的“預期收益率”。加大企業國外的融資或減少過高的中方融資,使以東道國貨幣計價的項目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取得大致平衡,以降低諸如交易暴露和經濟暴露而導致的外匯風險。

“一帶一路”是推動經濟開放增長、促進文化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在當今國際保護主義大行其道的背景下,這一倡議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更顯突出。隻要我們秉持“開放、共贏”的發展理念,勇於探索、勤於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定能克服前行中的困難與挑戰,把“一帶一路”建設推向新的高峰。

(王星整理)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