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奮進新時代 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

——2023(第八屆)黨媒網站發展論壇發言摘編

2023年10月27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23(第八屆)黨媒網站發展論壇現場。

  2023(第八屆)黨媒網站發展論壇現場,與會嘉賓認真聽取發言。
  以上圖片均為人民網研究院提供

  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經濟日報社編委會委員孫世芳:中國正在發生什麼、發展的中國將給世界帶來什麼,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話題。向世界講好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故事成為國際傳播的重要內容。這需要我們牢牢把握正確導向,遵循傳播規律,創新傳播手段,強化技術支撐,提高媒體素養,在受眾、內容、渠道上下功夫,提升國際傳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新華網黨委委員、總編輯助理肖陽:作為新華社主辦的綜合新聞信息門戶網站,新華網錨定時代大趨勢,綜合運用各種新技術、新渠道、新手段,構建中國特色、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唱好精彩大合唱、謀局賽場新賽道,力求破解國際傳播中“有理說不清,說了傳不開”的難題,讓更多海外受眾聽到、聽清、聽懂中國聲音。

  中國日報網副總編輯吳艷鵬:中國日報網將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推進話語創新和敘事創新,用國際化表達講好中華文化傳承發展故事﹔強化技術賦能,打造融科技創意於一體的傳播精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吸引力感染力﹔搭建拓展平台渠道,團結全球多元主體力量,奏響大合唱,推動中華文化更加昂揚自信地走向世界。

  深圳市龍崗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易玉琨:龍崗堅持連接世界,攜手媒體、重點企業、高等學府等主動發聲,推動國際傳播主體多元化﹔堅持深耕高品質內容、打造個性化IP,現實與虛擬、傳統與現代交融,推動國際傳播內容立體化﹔注重場景營造,通過在地化連接、體驗式傳播推動國際傳播視角生活化,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姜飛:要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當前,傳播場景、傳播環境和傳播語境構成了新時代國際話語體系建設的3個循環建構維度,助推新時代中國國際傳播形成三大特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道路曲折前景光明。

  人民網海外傳播部副主任吳成良:人民網持續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既不斷提升自有傳播平台,又積極拓展海外媒體合作傳播﹔既開展網上傳播,又舉辦豐富多彩的線下活動,促進中外交流﹔初步建立起“多語種、多平台、全媒體、全球化”的融合傳播體系。

  環球網執行總編輯石丁: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應構筑新時代中國國際敘事的金字塔形外宣矩陣,中央媒體應把人才、經驗、渠道等優勢資源通過央地合作進行傳導復制。環球網在國內5個城市建立地方文化全球傳播基地,聯動地方政府、媒體和高校,整合資源、培訓人才,實現國際傳播內容本地化採編,取得良好傳播效果。

  雲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王廷堯:雲南省南亞東南亞區域國際傳播中心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堅持服務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的主陣地、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國際傳播的試驗田、講好美麗中國七彩雲南故事的新高地的定位,構建立體化對外傳播體系,推出輕量化傳播產品,開展多元化人文交流活動。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對外傳播中心主任趙楊:2021年,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成立對外傳播中心,建平台、做內容、辦活動,聚攏近2000萬海外用戶。當前,正謀劃升級中心,打造廣東對外傳播主平台、世界了解廣東端口,成為展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建強區縣融媒體中心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人民日報社研究部副主任曼葉平:區縣融媒體中心是全媒體傳播體系的重要環節,我們要著力將其打造成主流輿論陣地,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網絡輿論環境﹔拓展運營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廣州日報大洋網總經理孔慶武:建強區縣融媒體中心,應當科學定位,探索健全發展模式,培養人才隊伍,推動平台轉型升級,創新內容供給,堅持全媒為本、移動優先,整合當地資源。未來,區縣融媒體中心要成為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基層的主要宣傳陣地,廣州日報大洋網會在人才、技術等方面對區縣融媒體中心建設進行全方位支持。

  福建省尤溪縣融媒體中心主任張敏:尤溪縣融媒體中心打造“四創四融”模式,即機制創活、技術創新、內容創優、產業創效,立足優質內容生產,依靠數字技術賦能,打造尤溪縣數字鄉村公共服務平台,服務基層社會治理,深入探索發展新路徑。

  浙江省安吉縣融媒體中心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施亞軍:安吉縣融媒體中心先后經過兩輪體制機制改革,實現績效同工同酬,干部能上能下。確立“三海”發展戰略:遨游“文海”,生產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產品﹔擁抱“藍海”,在縣內形成數字化開發建設、安全運維、數字經營的一體化格局﹔走進“人海”,將媒體受眾等變成服務對象,媒體融合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

  深圳市龍崗區融媒集團董事長羅方史:作為國企模式縣區級融媒體,龍崗區融媒集團在做好新聞主業的同時,高度重視自我“造血”機能方式創新,提出“大運營與大推廣”思路,整合利用好38個融媒矩陣,發力教育類、影視類等經營新領域、新場景。集團經營業務實現“破圈”,2022年營收達1.6億元,2023年上半年集團自主營收同比增長43%。

  江蘇省邳州市融媒體中心主任趙源:近年來,邳州市融媒體中心堅持打造扎根基層、厚植本土、服務地方的“銀杏融媒”品牌,著力當好社會治理的助手、做好群眾身邊的幫手、成為市場挖潛的能手,實現了媒體融合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的同頻共振、互融互通,同時也為融媒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江西省分宜縣融媒體中心總編輯黃傳庚:分宜縣融媒體中心構建“事業引領產業、產業反哺事業”新格局,一手抓牢主責主業,精簡內部機構,實施“以效定薪”,建立領銜人制度,開展項目化內容生產﹔一手抓穩產業發展,對3家全資子公司定責定位,參與電子政務、智慧城市、文化旅游等建設,增強“造血”功能,推動可持續發展。

  創新數字化智能化應用  推動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技術局總台算法技術負責人黃卓偉:2021年總台啟動“總台算法”建設,通過算法驅動內容傳播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商業性協調統一,打造主流媒體自主可控的算法。“總台算法”將價值導向、內容品質與用戶喜好有機融入算法模型,通過算法引導內容與用戶互聯,讓用戶獲得有品質的個性化內容服務。迄今,已面向2億用戶提供服務。

  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鐘嵐:深融10年,川報從一張報紙轉變為擁有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四川在線、四川雲等7個成員的傳媒集群,用戶規模超1.2億,生產方式從以人為主跨越到人機智能協同,構建起了“全時全面全域”的智媒發展新格局。川報將以打造“智能+智慧+智庫”的智媒體為牽引,以視頻化轉型為戰略方向,繼續推動媒體深度融合。

  傳播大腦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張健:浙江以媒體融合“一張網”作為整體規劃,搭建了以“天目藍雲”為底座的縣級融媒體內容統一管理系統,通過內容的一體化生產和分發服務,視頻直播的管理和運營平台,以及媒體資源的智能化分析、檢索和創作能力,有效滿足了縣級融媒體的內容生產、運營和分發需求。

  中國網絡視聽協會副秘書長周結: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網絡視聽帶來了新發展機遇:未來內容生產全過程將高度智能化,大量視聽內容生成或將來源於人工智能﹔信息傳播將更加個性化和互動化,內容風控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助力實現網絡良好生態。總之,在虛擬現實、大語言模型、數字虛擬人等技術的賦能下,媒體將進一步提升服務力和影響力。

  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編輯盧嶸:近年來,每日經濟新聞不斷聚合優勢資源,形成傳媒+技術+智研+產業“四輪驅動”的智媒發展新格局。2023年,每日經濟新聞著力建設全新的媒資庫平台,大力拓展城市、行業、技術型、數據型、通用型等豐富且優質的媒體資源,為全面構建智能視頻生態奠定基礎,它也將是未來智媒真正有價值的數字資產。

  華為雲技術有限公司媒體服務產品部副總裁陸振宇:人工智能和雲計算將不斷提升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極大豐富了內容供給,人工智能直播和交互已趨於成熟,能直接生成視頻,未來還能生成三維虛擬空間﹔雲+邊+端的一體化算力協同,將賦能更高清、沉浸式的交互體驗﹔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服務商需要投入安全隱私保護、內容審核,護航網絡視聽進一步發展。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27日 12 版)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