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攝影名家齊聚深圳龍崗 助力非遺保護與傳承

2023年11月22日17:11 | 來源:南方Plus
小字號

原標題:攝影名家齊聚深圳,以影像助力非遺保護與傳承

11月17日,由深圳市龍崗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的“傳承與創新——歷史文化遺產主題創作學術邀請展”在深圳紅立方城市規劃藝術館開幕,展出時間為2023年11月17日至12月17日。

四川的羌族古建筑、上海老城廂建筑群、內蒙古馴鹿部落“敖魯古雅”、山東半島的海草屋、河南洛陽古都、江浙一帶的中國古橋......步入展廳,攝影師們從全國各地採擷回來的珍貴非遺影像,給人“穿越”之感,帶領觀眾跟隨鏡頭在“非遺裡的中國”飽覽城市和山河。

當攝影遇上手工藝創作,奇妙的化學反應將生動的非遺故事傳得更遠。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採用明膠銀鹽、手刷銀鹽放相、鉑鈀印相,藍晒,濕版等多種傳統古典工藝制作,是深圳多年難得一見的高水平傳統黑白影像的展覽。

本次學術邀請展突出學術性和藝術性,參展攝影藝術家陣容強大,特別邀請12名來自國內高校從事攝影教學的資深教師和從業多年的國內資深攝影師,攜優秀紀實攝影作品參展,可謂是集結了國內從事銀鹽大畫幅攝影的“半壁江山”。

深圳市龍崗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朱玉華、深圳市龍崗區文聯主席林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馮建國,以及到場的國內高校專家學者、攝影行業名家、文藝愛好者共同見証本次展覽的開幕,與市民群眾共同開啟一場光影藝術和學術共融的研學之旅。

本次展覽通過高質量的攝影展覽、古董相機實物展、主題講座、學術論壇等多種形式,在深圳促成一次國內攝影界交流展示的重要活動,鼓勵和號召攝影從業者們通過攝影藝術扛起傳承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使命。

高校專家學者共話攝影藝術

立於光影,影像記錄與歷史文化保護相輔相成

開幕式當天,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馮建國開講《影像的力量:歷史文化遺產的記錄與表達》主題講座。馮建國通過一系列攝影技術與藝術守正創新的典型案例,向觀眾介紹高品質影像對歷史文化遺產的記錄和保護的發展歷程。

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馮建國介紹,截至2023年,中國世界遺產數量已增至57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9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4項。我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14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與澳大利亞並列,均為4項)。

而攝影技術的發展革新總是與時代同行。“以傳統攝影工藝制作高品質影像作品,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跨越時空的呈現和保護是自攝影術誕生近兩個世紀以來的一個恆久課題。”馮建國說。在講座中,他以法國攝影家尤金·阿杰為例,介紹了城市更新中影像對歷史文化街區的記錄和保護,還分享了德國貝歇夫婦長達40多年拍攝工業遺產街區的創作實踐,通過這兩個案例展現了影像記錄之於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

這一次參展,馮建國帶來了一組《黃山意象》作品,並分享了他從事攝影創作30年,對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記錄和表現方面的經驗。

《黃山意象》系列作品為馮建國數十次登臨黃山之巔所攝。“黃山既有秀美景觀也有深厚文化底蘊,既有山的崇高也有水的靈動,自然景象在四季中變化莫測,千姿百態,我希望透過影像的轉化,呈現出心中的山水黃山。”馮建國說。

在講座的最后,馮建國總結到:攝影記錄需要一種朴素的語言﹔攝影表達需要一種簡約的觀念﹔攝影技術需要和藝術表現相結合﹔攝影家需要一種對歷史文化懷有敬畏之心和追求藝術作品高品質呈現的情懷。

馮建國肯定了本次學術展集聚國內優秀攝影師交流影像記錄和歷史文化保護的重要意義。

“此次受邀參展的藝術家和作品,幾乎覆蓋了我國的大江南北的大部分地區,主題中的‘傳承與創新包含兩層意思,第一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第二是對傳統攝影工藝技法應用的傳承和創新。深圳作為一座新興的科技之城,在城市建設中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十分難得,也十分重要。此次龍崗區舉辦此次活動,支持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推廣與傳承,十分有意義。”馮建國說。

國內資深攝影師集體展映成果

行走山河,用影像彰顯中國非遺的時代價值

本次展覽展出來自12位國內資深攝影師的作品,多年來,他們實地行走一線,用光影捕捉記錄下中國非遺,部分攝影師對同一題材的關注和實地拍攝長達20年時間,多位作者的作品曾獲得國家藝術基金支持。

論壇當天,這些參展作者從全國各地來到深圳,分享各自的創作成果,共同討論作為攝影人如何發揮自身所掌握的攝影技術和手段,用影像的獨特語言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跨越時空的呈現和保護。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隻看洛陽城。”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攝影專業的博士生馬浩冉帶來了一組《洛陽印記》作品,以鏡頭對話他的家鄉。洛陽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三項六處。

馬浩冉將鏡頭對准龍門石窟、絲綢之路的出土文物、白馬寺、漢函谷關、漢魏洛陽城等文化古跡,最終精選出12幅作品,通過濕版火棉膠工藝制作而成《洛陽印記》。“我希望通過濕版工藝,再現洛陽世界文化遺產中安詳、靜謐,又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質,把為人熟知的畫面制作得與眾不同。”馬浩冉說。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理事王駿華帶來一組《遠去的記憶——上海老城廂建筑群》。這組作品曾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拍攝時間跨度長達十余年,最早的作品拍攝時間可以回溯至2009年。

王駿華介紹,上海的“老城廂”位於浦西、靠近城隍廟的區域,這一區域可謂是上海最早的市中心,這些建筑群大多中式建筑為主,也有西式的裝飾元素。“當時的創作靈感來源於2009年,在上海2010年世博會來臨之前,我意識到周邊的城區將面臨較大的改造,於是想用影像的方式把上海老城廂的歷史文化建筑記錄下來。”王駿華說。

浙江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教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攝影專業博士研究生張櫻瀚將鏡頭對准了父輩的兒時記憶、家鄉的海草房。“我們在和父輩的交流中獲知,他們兒時所居住的海草房曾經在膠東半島很普遍,近年來海草房開始面臨斷崖式的數量銳減。曾經分布膠東半島的海草房哪去了?抱著這樣一個問題,我開始做了一系列調研。”

2018年,張櫻瀚在膠東半島南片區啟動主題拍攝。2019年她的系列作品《最后的海草房》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2020年至2023年間,張櫻瀚繼續在山東半島分別進行了三輪拍攝,記錄了35座相對完整的、20座比較完整的自然海草房村落。

張櫻瀚介紹,海草房綽號又叫“將軍頂”,是中國北方沿海獨特的非遺民居建筑形式,以中國北方海域的海草為建造材料,建筑技藝也很高超,在世界范圍內隻有德國漢堡地區有相似的以海草作為房頂覆蓋材料的民居建筑。“到目前為止,山東半島地區隻有榮成市地區還現存20多座相對完整的海草房村落。這些海草房是我們模糊的原鄉,它們就像時間的切片,如果有一天它們消失了,我希望盡全力用影像保留這段歷史的標本。記錄今天的歷史,又或是未來的記憶,這些是我們攝影人可以做的。”張櫻瀚說。

來自北京的攝影師沈括,曾在三年內行走了超300座中國古橋。沈括介紹,“橋作為開啟和過渡另一世界的建筑語言,就像今天和曾經的相遇。在文學和影視題材中,古橋的意象是屬於東方文化獨特的元素。”他的作品《中國古橋》2017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人才資助項目。

2018年起,沈括集中用了兩到三年時間,在江浙、雲貴等國內多省市地區,行走了超300座古橋。沈括介紹,這些古橋有些被認定為國家級保護單位,有些則是地處荒無人煙村落的無名橋,而大部分古橋在地圖上已搜索不到,很多需要查閱文獻、縣志等參考資料來定位。在拍攝過程中,沈括將這些行將要消失的中國古橋的形制、材料、構造和工藝的細節一一記錄下來,力圖將東方美學帶入攝影畫面。在拍攝中,沈括也感到宛如和古人同處同一時空隧道,感受到了中國古人的處世哲學。

以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對象,12位攝影師以傳統攝影工藝制作的高品質影像,呈現了以自身多年對攝影藝術的探索、追求、理解和思考,為觀眾呈現出一場富有特色的影像盛宴。

【觀展小貼士】

《傳承與創新——歷史文化遺產主題創作學術邀請展》

主辦單位:深圳市龍崗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展覽地點:深圳市龍崗區紅立方城市規劃藝術館主大廳

策展人:馮建國

執行策展人:劉志敏

企劃:金瓊

展覽時間:2023年11月17日—12月17日

南方+記者 劉越亞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