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人,做了一個“奢侈”的決定!

2023年11月23日11:42 | 來源:深圳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人,做了一個“奢侈”的決定!

這個月,你有感受到什麼不同嗎?

此時,如果在深圳街頭,隨機問一個深圳人:“這個月是什麼月?”

他大概率會脫口而出:“讀書月啊”

  △日落斜陽,沉浸閱讀的深圳人。

  有深圳人在朋友圈如此形容讀書月——“打開了,形成了,通順了”。

  是啊,回頭看,讀書月已經舉辦二十四屆了。

  堅持,向來是有力量的。

  這力量映照在每個深圳人身上,

  於是,閱讀之風正如11月溫潤的秋風,

  颯爽在城市的每一個街角。

  朱光潛說,無所為而為的玩索”是最崇高的理想。

  讀書,尤其是讀閑書,大概可以歸於此類。

  不為什麼目的,也不需要刻意攻讀、備考。在某個瞬間翻開書頁,鑽進另一個世界,就像到一個個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裡串門。

  興致來時,無論何時何地,讀個酣暢淋漓,全情忘記周身的空氣。

  即便茫然不解,或合上書不辭而別,也全憑自我決斷,絲毫沒有心理負擔。

  若是擁有閑暇,那就再好不過。

  讀紅樓對碧瑩瑩綠畦香稻粳米飯浮想翩翩,讀霍金一起探尋宇宙時空的本質,讀康德為人類理性劃定界限,讀馬克思把顛倒的世界再顛倒過來。

  讀孔孟老庄,讀魯迅錢鐘書沈從文巴金,讀盧梭伏爾泰叔本華尼採,讀薩特加繆陀思妥耶夫斯基。

  去感受存在,感受煙火,感受喜悲,感受宏大,感受微觀,再感受自己。

  去抵抗懷疑,抵抗虛無,翻山越嶺,穿越古今,再接納自己。

  最為自在之事,莫過於如此了。

  有人說,生活在快節奏的深圳,我們面對的問題過於現實與具體,

  簡言之——面對現實問題,讀書無用。

  正如,當一個方案反復修改讓你抓耳撓腮,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並不能“解救”你當前的困境。

  當地鐵延誤無法按時打卡,思考物種起源、歷史更替,怎能讓列車加速半分?

  當焦慮和情緒涌上心頭,宇宙浩瀚,數千光年外的星系演化,又與我何干?

  面對這些來自現實的疑問,回頭再堅持讀書絕非一件容易之事。

  但,讀書卻不可急功近利。

  讀書,正如日常吃下的五谷雜糧。雖不見其蹤影,卻在時間的作用下,構筑成你生長的血與肉,外化為你的精神和氣質,表現為你的談吐和修養。

  “書籍如同種子,可以休眠數個世紀,然后在土地裡開花結果。”

  這個道理,深圳人懂。

  堅持24年的讀書月便是最好的証明。

  我們可以毫不夸張甚至驕傲地說,“吃飯都要談工作”的深圳人,讀書成績頗為亮眼。

  根據《深圳全民閱讀發展報告2023》,深圳居民圖書閱讀的日均時長為68.98分鐘,2022年深圳居民人均閱讀量約18本

  無論是時長還是閱讀數量,均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在有限的時間裡,深圳人選擇用閱讀打開自己的新視界。

  愛閱讀的你我,組成了書香的深圳。

  這分明是一種向上的城市氣質。

  讀,還是不讀?

  讀,便是了。

  前段時間,來自深圳的招商銀行職員海漄獲得了雨果獎。

  他的採訪裡有一句話充滿想象力,“每天晚上加班回家的路上,我也會去仰望一下星空。”

  採訪裡還有另外一句話:“我在地鐵上有時候也能看到讀書的朋友,這真是一個很好的狀態。”

  這很真實接地氣,也很有深圳特色。

  閱讀,確乎讓深圳人在思想的浩瀚宇宙裡仰望星空。

  因為全民閱讀,深圳被評為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

  因為全民閱讀,深圳上了熱搜。

  隻要翻開社交媒體,搜索“深圳+讀書”,我們可以瞥見更多線索。

  在深圳,讀書小組成群結隊,組團讀、一起讀成為風尚。

  無論在地鐵,還是公園、廣場、咖啡館,都有深圳人捧卷沉浸閱讀,更不消說在圖書館與書店。

  還有更多的深圳人,無分男女老幼,都在默默用閱讀,滋養澆灌著自己的思想之花。

  △24小時書吧,永不打烊的書香。

  對於讀書這件事,深圳人也有著自己的理解與發揮。

  讀書有時間限制?那便建起24小時圖書館,讓閱讀暢快無阻,不再拘泥。

  閱讀需要浪漫?那便將山海與書相連,於是燈塔圖書館、白鷺坡書吧等應運而生,“山海有詩意,書香最深圳”

  閱讀也需要有特色?愈欣書店、舊天堂書店等獨立書店遍地開花。

  ……

  對於深圳人,這些努力與探索都指向一個方向,那便是——回到閱讀本身。

  給文明以歲月,給歲月以文明。

  回望人類數千年歷史,書籍與閱讀其實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奢侈的存在。

  而文明的傳承,恰恰最需要靠閱讀打破時間的枷鎖。

  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個打開手機便能搜索一切的時代,

  堅持全民閱讀的深圳,實在很酷!

  有一種觀點說,書承載著人類的共同記憶。

  而我們,是世界上唯一可以通過閱讀,直接分享先輩智慧的生物。

  令人動容的是,在讀書這件事上,深圳與深圳人不謀而合。

  每到11月,在舒爽的秋日,深圳“文化的鬧鐘”——讀書月,如約響起。

  今年,已是第二十四屆。

  如果僅僅是口號式呼吁,那就不足以稱之為“鬧鐘”。

  本屆讀書月以“閱歷史文脈 讀現代文明”為主題,339項、2000余場文化活動在“閃爍”在深圳的各個角落。

  其內涵與豐富程度,或許隻用“盛宴”來表示。

  讀書的精髓在於挑選。

  生有涯而知無涯,即便每周讀一本書,人的一生也不過隻能讀寥寥數千本。

  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年度十大童書”便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焦慮,點亮讀書風向標。

  思想需要激辯、碰撞、共鳴。

  今年讀書月便圍繞“城市精神漫游:科學×人文×藝術”的年度主題,邀請名家學者開講。

  “大概這就是追星吧。”有深圳人在活動現場如此感慨。

  讀書需要共情。

  於是,2023南國書香節暨第五屆深圳書展開幕了,深業上城匯集了深港兩地書店與出版社書攤展位的“幸福廊橋”書市也開了。

  而在“當創新之城遇上浪漫之都:深圳·杭州的文化對視”的4場雙城名家對談中,我們看到了深杭雙城的城市精神與文化記憶。

  面對數字化浪潮的沖擊,書體書店何去何從?

  本屆讀書月首次策劃“書·城市·生活”書店人大會,邀請28座城市,46家最具代表性的實體書店主理人集結深圳,一起探討書店行業的發展和未來趨勢。

  …………

  以上僅僅是本屆讀書月的回眸一瞥。

  舉辦了二十四年的讀書月,無疑是一種高貴的堅持,是深圳堅持長期主義的具體表現。

  如此堅持,也給了深圳人仰望星空的底氣和方向。

  話說回來,不也正是因為熱愛閱讀,並敢於實踐,深圳人才能不囿於方寸之地,才能拼出一個大世界?

  也可以說,深圳本身,便是閱讀與實踐、知與行的統一。

  這裡,因熱愛閱讀而受人尊重,因熱愛閱讀而充滿希望。

  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內容來源:深圳發布

  策劃/文字:鐘旭輝、劉嘉雯

  圖片:鐘汝芳、邱悅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