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為跨國企業“保駕護航”

2023年11月24日08:22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為跨國企業“保駕護航”

  “跨境資金調撥速度從以往的按天計算變成了按分鐘計算,最快的一筆,從境外收款到歸集調撥至深圳,僅花了5分鐘。”2021年3月,北京、深圳開展了首批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作為深圳科技企業“出海”的代表之一,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音控股”)成為全國首家開展試點業務的企業,其財務負責人肖永輝對此項業務頻頻點贊。

  近日,國家發改委再次向全國推廣借鑒深圳綜合改革試點22條創新舉措及典型經驗,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正是其中一項。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外向型經濟活躍,跨國公司總部聚集,該項業務通過適度調整企業的外債、境外放款額度、實施資金池內本外幣資金的劃轉及使用等方面的便利化優惠政策,助力企業降本增效。記者從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了解到,截至2023年10月末,深圳15家大型實體跨國集團參與試點,業務金額達1318億美元。

  簡化交易流程 企業資金全球“用”

  “以前,我們深圳、重慶、上海等子公司的跨境業務需分別在各地銀行辦理,導致業務耗時長,效率低。”肖永輝表示,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后,在額度內可根據企業需要隨時進行資金調撥,批復內的子公司業務均通過資金池進行集中結算,結算效率明顯提升,同時也減少了財務人員大量的手工操作,有效降低人力成本,企業體驗很好。

  資金池業務是跨國企業集團普遍採用的一項資金管理工具,可以通過對集團內企業資金的集中調配和使用,提高資金運營效率,減少集團外部融資依賴,從而降低集團整體融資成本。此前,本幣與外幣跨境資金池業務分管於不同部門,導致人民幣跨境支付和外幣資金池始終處於相互割裂狀態,企業也無法通過外幣資金池實現人民幣跨境支付,交易流程繁雜。

  2021年3月,深圳、北京率先在全國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首批試點,包括統一本外幣資金池政策、適度調整外債和境外放款額度以及實現一定額度內意願購匯等﹔2022年7月,該業務試點擴容至上海、廣東、北京、深圳、青島、寧波等地,增加試點地區和企業數量,進一步便利跨國公司以人民幣開展跨境收支業務。

  記者了解到,傳統的跨境資金池需要通過委托貸款的框架,實現國內資金主賬戶和成員企業賬戶之間的資金調撥,涉及委托貸款相關稅費,增加了企業稅務成本。而資金池試點政策中,主辦企業則無需通過委托貸款模式,免除了簽訂三方委托貸款合同的繁雜手續,切實降低了企業相關稅費成本,目前已為多家企業節約稅費成本超1000萬元人民幣。

  “高低版”搭配 增添總部聚集“磁吸力”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資企業國際化進程不斷向縱深發展,全球資金管理的難度不斷加大。為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便利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近日,人民銀行總行、外匯局決定在廣東、北京、深圳三地開展試點,優化升級跨國公司本外幣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政策。6月30日,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深圳人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印發試點文件,並完成首家試點企業備案。

  “企業的准入門檻較低,政策受益面更廣。”深圳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首批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其中規定境內成員企業上年營業收入要求和上年國際收支規模僅為10億人民幣和7億人民幣,且滿足其中一項要求即可﹔此外,基於實際需求,跨國公司可自行決定資金集中歸集比例, “試點的落地,與2021年開展的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共同構建了深圳‘本外幣合一、高低版搭配’的跨國公司跨境資金池政策體系。”

  據悉,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相關政策,重點聚焦深圳信用等級較高的實體制造業跨國公司,行業涵蓋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通訊設備等,助力企業“兩增兩減一打通”,進一步便利跨國公司集團資金歸集使用。目前,政策已累計為深圳企業增加財務收入、節約稅務成本約1億元人民幣。

  目前,深圳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管理框架已初步建成。深圳人行表示,接下來,將充分釋放政策紅利,進一步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支持深圳吸引更多跨國公司形成總部聚集地,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記者 鄒媛)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