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鵬新區舉行紀念廣東省臨委暨東江縱隊成立80周年座談會
代表們在大鵬所城合影。
賡續紅色血脈,牢記使命擔當。11月22日至23日,大鵬新區在深圳浪騎瞻雲度假酒店舉行“砥柱中流——紀念廣東省臨委暨東江縱隊成立80周年座談會”。活動旨在深入挖掘東縱寶貴歷史資源,深刻闡述紅色基因的時代內涵,讓東縱精神永放光芒,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廣聚正能量、畫大同心圓。
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組織人事局局長冀小平,廣東省委黨校教授梁道剛和魏法譜,深圳市黨史辦原主任黃玲等黨史學者代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館長王紅星、惠州羅浮山東縱紀念館館長曾慶香、坪山東縱紀念館館長吳育添等東縱主題紀念館代表,中共廣東省臨委書記尹林平之女尹小平、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之子曾德平、東江縱隊副司令王作堯之子王勇勁等東縱后代代表,深圳市東縱邊縱研究會、東莞市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東縱老戰士聯誼會等東縱有關社會團體代表,以及媒體記者共70余人參加了活動。
致敬先烈 汲取奮進新征程磅礡力量
今年時值中國共產黨廣東省臨時委員會(以下簡稱“廣東省臨委”)暨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以下簡稱“東江縱隊”)成立80周年。80年前,廣東省臨委正式宣告成立,並以如今的深圳大鵬為機關駐地,成為領導華南敵后抗戰的中流砥柱。同年宣告成立的東江縱隊司令部就設在大鵬土洋村,成為一支抗日勁旅屢建奇功,為奪取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的偉大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活動首日舉行的參觀環節,與會人員赴土洋村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參觀展館內豐富的歷史圖片和史料實物,追憶革命先輩們的艱苦歲月和“保衛祖國,為民先鋒”的光輝歷史﹔前往大鵬所城沉浸體驗“鵬城諜影”舞台劇,置身於1941年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的背景下,近距離感悟革命先烈在前赴后繼、舍生忘死,隻為“救國於水火、解民於倒懸”的東縱精神。
守正創新 打造省臨委教育集中承載區
為了使與會人員加深認識,增強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在活動次日舉辦座談會前,大鵬新區博物館副館長黃文德講解了“華南砥柱 南粵先鋒”廣東省臨委紅色歷史專題展的內容和意義,在場人員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理想、堅定的革命意志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冀小平致辭時指出,廣東省臨委史實與史跡的發現和考証填補了華南黨史研究的關鍵空白,更加豐富了東江縱隊的歷史內涵和歷史貢獻。經過革命資源普查,大鵬是紅色資源的富礦,特別是省臨委相關舊址遍布大鵬新區的三個辦事處,目前已確認九大遺址群,具體遺址點多達29處之多。這些寶貴的紅色革命資源,是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歷程的見証。紅色資源不可再生,我們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不斷創新紅色教育內容和手段,通過快板、話劇、沉浸式體驗等形式講好廣東省臨委的故事,著力把新區打造成為廣東省臨委教育集中承載區。
聚智匯力 探索東縱文化傳承新路徑
本次座談會圍繞“砥柱中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南抗戰”“黨指揮槍——東江縱隊的特點與精神”“沿著先輩的足跡——紅色革命精神傳承”和“提煉與重塑——紅色革命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四個主題展開研討。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交流東縱文化的研究與挖掘,紅色革命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探索新時代東縱文化傳承發展的新路徑。
接下來,大鵬新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將持續為公眾奉上紀念廣東省臨委暨東江縱隊成立80周年系列活動的“文化盛宴”,開展“華南砥柱 南粵先鋒”廣東省臨委紅色歷史專題展、東縱集章互動打卡體驗周活動、東縱成立80周年線上知識問答活動、“東縱行·愛國主義深港交融帆船紀念活動”之東縱歷史圖片展活動等,推動紅色革命文化活起來、紅色基因傳下去,奮力開創大鵬文旅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記者 張麗 通訊員 甘利英 韓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