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影不簡單,春晚如何用“藏”的藝術打動人心?
習慣了紅紅火火的春節畫風,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有幾抹水墨般清雅的“剪影”格外抓人眼球,叫人念念不忘。
剪影,是一種“藏”的藝術。在今年春晚的創作過程中,總台台長和導演組討論時多次提出用好“剪影”的表現手法,用四兩撥千斤的光影效果,創造“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體驗。一抹剪影余味悠長,在1號演播廳“有限”的一方舞台上,用光的語言雕琢出“無限”的意蘊遐想。
點到即止,余音繞梁,這才是高級。對於春晚中《不如見一面》《拼音》《詠春》這三部“以影繪情”的作品,不如一起靜下來感受它們的“影”外之音。
我歌月徘徊
纖纖相思愁
皓月當空,月光勾勒出女歌手的輪廓﹔幾面洒滿月光的窗前,男歌手獨自且彈且唱。一輪月、幾面窗,在視覺上把一方舞台分隔成了兩個空間,對應著歌詞中“求而不得”的思念感,直撓人心。
這首《不如見一面》迅速沖上各大音樂平台的熱搜榜首位,“從春晚來的”網友涌進評論區,書寫起自己的故事。一首氣質淒美的歌,為何能如此抓人,讓人忍不住反復“單曲循環”?
早在節目策劃階段,總台台長慎海雄就向導演組推薦了這首歌,認為它兼具“人民性”與“意境美”,並要求在歌詞和舞美設計上“全新打造”。於是,導演組調整了歌詞,在原版的基礎上擴大意指范圍,讓歌曲展現“人與人之間更廣泛的思念”。
歌詞迅速修改到位,但舞台的呈現成了讓人反復琢磨的問題。如何表現“想見卻無法相見”的感覺?如何營造恰到好處的絲絲愁緒?從初次彩排時用秋千承載思念,到二排時改用燈光打造“兩個空間”,幾番嘗試總讓人感覺“還差點兒味道”。最后台長提議,用“剪影”去暈染思念的情緒,可以考慮用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意境,以月亮為背景。這一下子打開了大家的思路。
順著技術呈現的邏輯,導演組用“月亮”來襯托“思念”,再疊加上月盈月缺的變化,“時間流逝”的感覺就躍然而出。
這一版修改讓歌曲呈現一下躍升了一個藝術等級,台長還在歌手的走位和情緒表現上提出了更進一步的細節建議。春晚總導演於蕾感慨,“台長有非常強的審美判斷,很敏感,會幫我們拉升創作,往最符合老百姓訴求的方向上去調整。”
什麼是屬於我們的東方美?是含蓄、雋永、婉約、留白,引人遐想、余味悠長。月影遲遲,歌聲將絲絲愁緒點到即止,舞台進一步拓展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生命哲思。一曲終了,仍意猶未盡,細細咀嚼起故事脈絡,究竟是思念親人、家鄉,還是愛人、朋友,每個人都能寫下自己劇本的答案。
一秒定格
“背影”裡的中式父子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是朱自清的名篇《背影》開頭的第一句話。“背影”已經成為中國文學史中刻畫“父親”的經典意象。
每年春晚都會有歌唱親情的曲目。去年的《是媽媽是女兒》聚焦“母女”關系,讓網友紛紛“淚目”,更對今年的曲目攢滿了期待。珠玉在前,今年歌唱“父子”關系的《拼音》要如何接住期待、繼續創新?慎海雄台長建議春晚導演組選擇了這個經典意象:背影。
一開始,舞台結尾畫面的設計僅僅是滾動呈現歌手和全國征集的父子照片。不同於《是媽媽是女兒》的“對話感”,《拼音》重在“獨白感”,最后要實現情感的升華,可是照片牆的呈現卻讓導演組感覺“唱到最后有點兜不住了”。隨著歌曲進入高潮,兒時的舊場景褪去,大屏上浮現出的一張張真實照片讓人唏噓光陰流逝、父親日漸衰老……如何承接這已經被這滿屏照片牆推高的情感?
圍繞這一點,導演組又展開了幾輪“頭腦風暴”:要讓歌手坐在台沿上自然收尾嗎?還是讓他與兒時的家庭合照再度“同框”?或者沿用去年的方式,用一句話來點題?這些模式都被一一推翻,幾次探索嘗試下,大家又摸到了“影子”這一靈感。
導演組嘗試以真人比例打造父親的背影,背影裡的父親還是年輕的模樣。總台台長審看過后,提出要再放大背影的意象,一定要既有滄桑,又要偉岸。這一修改成了整首歌曲的“點睛之筆”。
這樣的藝術化加工之下,才有了最后“跨越時空”的父子牽手。歌手抬手牽住高大的父親背影,隨著燈光暗去,歌手也融入剪影,一副“大手牽小手”的背影如同時光倒流,像父親牽著年幼的我們一樣。這是千千萬萬個中國父親的形象投射,一個背影,素描一段父子情,讓人為之動容。
“形影”相隨 招招帶風
好颯的中國功夫!
詠春拳,拳快而防守緊密,在剛柔並濟間突發寸勁﹔八卦掌,追求身捷步靈,身體起伏擰轉,隨走隨變。當詠春拳和八卦掌來到春晚舞台高燃過招,如何以直播形態呈現“武學氣韻”?
密集的鼓點聲中,一道巨大的人像剪影出現在黃褐色的巨幕上,馬步牢固、拳拳帶風。目光正隨著人影挪不開眼,隻見一個騰空飛旋過后,“葉問”同步從屏后翻旋而出,來到台前。那人那影,一時間讓人恍惚,什麼叫“形影相隨”,什麼叫“弄影團風”,如今就在眼前!
節目的第一眼,就是“剪影”。這一“未見其形,先見其影”創意,也是來自總台台長。導演組在綠棚中採集了演員的獨舞動作,處理過后投放在舞台的豎面屏上。除了開場第一幕,詠春拳展示到高潮部分時,多個招式各異的剪影也在演員背后的屏風上暈染開來,形、影、神在這一刻高頻共振,網友直呼“感受到了大道至簡的質感”。
將《詠春》這一已經成熟的舞劇搬到春晚舞台,並非簡單的“騰挪”而已。在春晚的“直播態”下,對鏡頭和舞美的考驗是近乎苛刻般的嚴格,各個方面的分寸把握都要不遺余力。總台台長在推薦這個舞劇片段時,就提出了幾個建議,包括演員服裝從黑色的香雲紗改為絳紅色,男女主角之間的關系要從男主角一一過招“大敗”女主角改為相互切磋武藝。
在切磋進入高潮時,舞台背屏由黃褐色轉入紅色。哪一種“紅”才能與前一種色系完美銜接?哪一種“紅”才能暗示較量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為了找到這抹剛剛好的“紅”,導演組在舞台屏幕上反復調試,最終嘗試關閉所有背屏,用燈光來暈染,這才終於尋覓到這抹春晚版“詠春紅”,剪影的效果被再次凸顯。
兩大高手在“影”中出招,由實入虛,再由虛入實,沒有多余的色彩,只是光勾勒出的線條之美、輪廓之美、聯想之美,氛圍感瞬間拉滿,讓《詠春》的春晚呈現別具一格。
剪影,雖然至簡,卻仿佛在舞台上搭建了一個傳送通道,把無盡的情感化作一道光影直通我們內心深處。
美學大師朱光潛在談到“文藝的道”時,曾說它“好比鹽溶於水,飲者知咸,卻不辨何者為鹽,何者為水”。春晚正是以這樣的境界去不斷推敲作品,讓那些或濃烈,或淡然,或難以捕捉的情感,像鹽溶於水一樣融入作品之中。
“影”的對立面是“光”,因為有“影”的出現,節目愈發形象鮮明、光彩倍綻,無語勝千言。
總監制 ▏楊 華 竇小文
監 制 ▏徐朝清
主 編 ▏楊茜茜 韓春苗 張亞東
攝 影 ▏賈寧旨
編 輯 ▏孫嘉瞳 周思靜 張昕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