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光明區區長做客《民心橋》:聚焦民生福祉,打造全民健康新高地

2024年04月27日19:43 | 來源:深圳光明
小字號

原標題:區長做客《民心橋》:聚焦民生福祉,打造全民健康新高地

  4月25日,光明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黨組書記邱浩航做客《民心橋》節目,以“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打造全民健康新高地”為主題進行訪談。

  依山傍水,綠意蔥蘢。當天,《民心橋》節目來到虹橋公園自然教育中心,透過整面的落地玻璃,遠眺虹橋步道、碧眼水庫、環湖步道,仿佛置身於清新的大自然中。訪談中,邱浩航圍繞光明科學城生命科學領域發展情況、光明區醫療資源情況、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計劃等內容,與聽眾朋友進行分享和交流,並現場回應市民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

  光明科學城規劃布局10個生命科學領域重大科技創新載體

  “目前,規劃布局的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有10個與生命科學領域相關。”邱浩航首先向大家介紹了光明行政區成立5年多以來,特別是過去一年,科學城建設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性進展。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已經建成和在建的超過20個,其中,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材料基因組三大科學設施建成啟用,國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項目今年將試運行,深圳醫學科學院去年正式去籌,深圳醫學科學院與深圳灣實驗室一體化永久場地一期工程已經開工。

  圍繞生命科學領域,光明科學城布局了兩個科學設施、兩個科研機構、兩所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以及多個創新載體。

  兩個科學設施是合成生物設施和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合成生物設施是具備大規模、自動化、高通量開展合成生物技術研究的科技基礎設施,具備國際領先水平,將為人工合成細胞、藥物生物制造、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的研究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是全球首個綜合型腦科學研究平台,可以繪制與解析大腦圖譜,將為治療各類難以治愈的腦疾病提供新的可能。

  兩個科研機構是深圳醫學科學院和深圳灣實驗室。深圳醫學科學院將開展有組織的科學探索、高水平臨床研究與成果轉化,打造以臨床救治為導向的高水平醫學科學研究機構。深圳灣實驗室自2019年啟動建設以來,聚焦重大疾病開展前沿研究,產出了一批代表性成果,尤其是自主研發了世界首台移動式可穿戴腦部PET設備,在生命科學領域發揮了引領作用。

  兩所高水平研究型高校是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和深圳理工大學(籌)。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已經全面建成,其中首個建設並招生的醫學院是中山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將為醫療和人才培養提供重要支撐。深圳理工大學(籌)有望今年正式去籌,規劃建設8個學院,其中生命健康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藥學院和合成生物學院與生命科學相關。

  此外,光明科學城內還布局了精准醫學影像設施、光明生命科學大數據中心、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等與生命科學領域相關的重大科技創新載體。

  “光明區將全力做好保障服務,加快推進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載體的建設,發揮好資源優勢,努力促進科研、教學、醫療、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打造大灣區醫療健康新高地,為人民生命健康做出新的貢獻。”邱浩航表示。

  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計劃將於近期正式出台實施

  “聚焦市民高質量健康服務需求,光明區提出‘打造大灣區醫療健康新高地’、推進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很重要的底氣,來源於依托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建設,集聚了豐富的科研、醫學和臨床醫療資源,擁有比較完整的醫療服務體系。”訪談中,邱浩航向大家介紹了光明區醫療資源整體情況和《計劃》預期目標。

  光明區目前共有6家大型醫院、355家醫療衛生機構,其中三甲醫院3家,總病床數4896張,預計2025年將超過1萬張。基層醫療方面,全區社康中心已經達到60家,累計建立家庭病床7641床。光明區醫療資源處在質量齊升的快速發展階段。

邱浩航重點介紹了3家三甲醫院相關情況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2018年開業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總規劃病床數4000張,預計2025年全面建成,目前一期已投入使用。中山七院綜合實力突出,胃腸外科診療水平全國領先,普通外科是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還設立了國際醫療中心,提供綠色通道、雙語陪護、保險直付等服務,可以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醫療保障。

  市中醫院新院區

  經過光僑路或者龍大高速看到的院落式、園林式建筑風格的市中醫院新院區,一期規劃床位數2000張,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開業運營,將以肝病、腎病、脾胃病、針灸科、內分泌病科等6個國家級重點專科為引領,打造高水平中醫藥科研中心、粵港澳大灣區中醫醫療中心。

  光明區人民醫院

  光明區人民醫院有東、西兩個院區,現有病床數1600張,高標准規劃了1500張床位的人民醫院新院區,計劃明年建成。在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合作的5年多,光明區人民醫院的整體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創造美好生活,健康是基礎。”邱浩航說,光明科研力量充足、診療體系健全、產業要素齊全,正在形成“醫、產、學、研”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發展態勢,這是光明區准備近期正式出台實施的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計劃的堅實基礎和有力條件。《計劃》將覆蓋和服務的人群全區所有常住人口居民群眾,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人群的需要,提供相應的健康服務,對一個人生老病死的全過程進行動態跟蹤、健康服務。

  聚焦民生福祉,現場傾聽居民心聲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節目現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學生家長、社區居民等紛紛向邱浩航咨詢光明科學城大會、教育學位供給、公園建設、共享單車停放、高性能材料產業集群、學生心理健康服務等民生、產業相關工作安排和進展,邱浩航現場一一予以回應。

   光明科學城大會

  對於備受關注的光明科學城大會,邱浩航介紹,今年的第二屆光明科學城大會“科學味”更濃“產業性”更強“國際范”更足看點多多

   學生心理健康服務

  “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關於學生家長咨詢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問題,邱浩航表示,目前,光明區在社區、學校、醫院都設置了心理服務點。在即將實施的《光明區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計劃》,就包括“心理健康建設工程”,保障全民的心理健康。

   公園建設

  對於市民關心的公園建設問題,邱浩航解答道,目前光明共有公園279個,其中虹橋公園內有上百種珍稀動植物,光明專門打造了1公裡的生物科普廊道和自然教育中心。此外,在建的科學公園佔地面積超過2平方公裡,屆時,站上“科學頂”城市觀景台,可以把周邊的花海、虹橋等景觀360°盡收眼底,公園內還有“蝴蝶谷”濕地、“橙道”景點、兒童游樂園、棒球場等場地,周邊的深圳科技館新館、科學城體育中心都在加快建設,片區配套將越來越國際范。“這裡也是天然氧吧,是忙碌的都市人周末節假日走進大自然,體驗都市田園生活,讓疲憊身心得到短暫休息、運動鍛煉、情緒壓力舒解的好去處。”節目中,邱浩航誠摯地向市民朋友發出邀請,熱忱歡迎大家攜家人、孩子、朋友來光明游玩

   文體建設

  文體建設方面,邱浩航表示,“今年年初,光明區制定了全年的演出活動計劃,持續引進國內外藝術精品,確保每個月都有精彩節目呈現。光明區與廣東民族樂團、深圳交響樂團達成年度戰略合作,全年帶來公益惠民演出20多場次。本周六,深圳交響樂團將帶來一場三重奏音樂會。5月份,光明區將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院長葉小綱合作帶來‘藝術與科學’—第二屆光明室內樂音樂節,將全國音樂藝術的前沿學術討論與作品展演帶進光明,喜歡音樂的朋友敬請期待。”

  民有所呼,馬上就辦

  多措並舉有效解決共享單車等非機動車輛亂停放

  在節目中,有市民反映光明文化藝術中心門口附近,存在共享單車、電動車等亂停放現象,特別是節假日和有大型演出的時候,對市容市貌產生不良影響。

  當天下午,邱浩航就市民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帶隊前往現場調研。據悉,前期光明區相關部門已關注到此問題,並將該片區域作為重點整治區域進行了專門整治,但還是有“回潮”現象。

  邱浩航強調,要多措並舉,形成長效機制。首先要讓大家有地方停車,交通部門和街道要深入摸排、科學規劃,在附近新增一批臨時停放區域,方便市民停放非機動車。同時要加強日常巡查整治,做好秩序維護,打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此外,要著力加強宣傳引導,在一些路口、地鐵站等人員密集的地方,安排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進行宣傳勸導,養成個人文明出行習慣,營造良好的交通秩序和整潔的市容市貌。

  內容來源:寶安日報

(責編:王星、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