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昔日“一滴水” 今天“一片海”
2004年,首屆文博會在深圳隆重開幕。
第九屆文博會上,這四位來自土耳其的參展商已是第二次參加文博會。
第十屆文博會,交易額首次突破2000億元。
第十一屆文博會主展館絲綢之路館,觀眾欣賞來自伊朗的手工藝品。
第十五屆文博會現場,龍華展館舉辦時裝秀。
5月23日至27日,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自2004年創辦至今,文博會已發展成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盛會,不僅成為國內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更見証了中國文化產業逐步走向繁盛的輝煌歷程。深晚記者通過整理系列數據及20年大事記,與您一起回顧文博會的發展足跡,每一組與文博會相關的數據背后,都是深圳乃至中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和國際化進程加速的生動注腳。
展示規模 從4.5萬平方米到16萬平方米
二十年發展歷程,文博會成就非凡:展示規模從首屆4.5萬平方米增至16萬平方米﹔線下展商數量從首屆700多家增至3076家﹔參會國家和地區從首屆10個增至108個﹔每年吸引海內外超10萬種文化創意產品、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展示與交易,范圍輻射全球百余個國家和地區。文博會已連續十五年實現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台地區全部參展。
分會場 從1個到52個
從“一枝獨秀”到“春色滿園”,文博會獨具特色的分會場模式也為助推文化產業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主會場的重要延伸和補充,文博會分會場已經從首屆的1個增長為第二十屆的52個,遍布深圳全市各區(新區、合作區),全年展示文博會平台的產品和項目,為文博會交易額、出口額的增長貢獻良多,幾乎佔文博會交易總額的“半壁江山”。
在文博會的助推下,一系列業態豐富的分會場成長起來,並帶動了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的發展,形成了深圳紛繁多元的文化產業發展業態,推動了深圳文化產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
參展國家 從14個增加至60個
二十年來,文博會始終堅持國際化戰略,自2015年開始,文博會設立“一帶一路·國際館”,經過十年的培育與發展,該館的參展國家從2015年的14個增加至2024年的60個。此外,文博會還先后在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日本、埃及、以色列等國家開展文化推廣活動。目前,文博會的合作代理機構遍布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展商和採購商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文博會在國際文化市場上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不斷提升,促進著不同文化間的深度交流與合作。(記者 陳儀衡)
相關鏈接
文博會大事記(部分)
2004年:首屆文博會在深圳隆重舉辦,參觀各項展覽和活動的總人數超過47.7萬人次。
2005年: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2006年:文博會列入《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重點支持的文化會展之一。
2007年:商務部正式加盟主辦文博會,正式啟用統一的文博會形象識別系統——文博會會徽和吉祥物小水滴“文鵬”,打造文博會品牌形象。
2010年:第六屆文博會匯聚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台地區全部參展,總成交額1088.56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2013年:第九屆文博會海外展區比例首次突破了10%,達到了13.7%,境外客商數量創歷史新高。
2014年:“網上文博會”升級上線,向用戶提供全面的實體服務和網絡信息服務。交易額第一次突破2000億元。
2018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電影局)正式作為文博會主辦單位。
2020年:第十六屆文博會首次以“雲上文博會”形式在線上舉辦,開啟了文博會數字化元年。
2021年:文博會正式遷往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並在線上線下同步舉辦。
2022年:文博會被寫入《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
2023年:雲上文博會平台入駐展商總量首次突破6000家,首次推出數字文創產品。
2024年:打造全新主視覺設計和20周年專屬標識,新增設立國際文化貿易展,首設“文創中國”主題展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