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加快創建國家植物園
用植物講述深圳故事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為“Be part of the Plan”,即“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當天,“蜜源植物在哪裡”公民科學活動在深圳市仙湖植物園啟動。活動為期一年,將在深圳、香港、廣州、橫琴等多地同步舉辦,廣邀市民參與調查粵港澳城市蜜源植物和傳粉昆虫分布。
植物園裡春意正濃,蜂飛蝶舞。這裡地處深圳梧桐山西北山麓,是華南乃至全國最重要的植物遷地保護基地之一。
仙湖植物園遷地保護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40種,珍稀瀕危植物757種,為植物搭建起一個“綠色方舟”。12600余種植物在園內盡情生長,向每年400多萬到訪的游客們,講述著關於“綠美深圳”的動人故事。
深圳市仙湖植物園蘇鐵園共收集國內外蘇鐵類植物240余種。深圳城管供圖
科研專家從事保育工作。深圳城管供圖
一所花園 聯通起粵港澳大灣區
植物園是城市中植物資源收集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一座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的重要體現。
在仙湖植物園這個佔地668公頃的綠色寶庫裡,蘇鐵目、蕨類、木蘭科等12個植物類群的收集保育,均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其中,作為世界上收集保育蘇鐵類植物最多的植物園之一,我國的23種蘇鐵全部在仙湖植物園內受到精心呵護。園內收集蕨類植物超過1000種,約佔全世界蕨類植物種類數量的10%,是中國大陸保育蕨類種類最多的機構。
當前,仙湖植物園正以創建國家植物園為目標,打造兼具高水平科學研究和物種保育、高質量科普教育和全方位景觀建設相結合的綜合性植物園。
高水平建設國家植物園,要求對植物類群開展系統、全面收集。經過長期積累,仙湖植物園具備顯著優勢。漫步仙湖植物園,市民游客可以感受到來自我國以及世界的植物魅力。開放、包容、具有國際視野,這也與深圳的城市特質息息相關。
地處濱海、毗鄰港澳、面向灣區,這是深圳創建國家植物園具備的天然優勢,同時也賦予了深圳不一樣的使命。在聯絡港澳的重要節點上,一個國家植物園的建成,將對豐富國家植物園體系、更好地保護植物多樣性發揮巨大作用。
近年來,仙湖植物園已聯合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香港動植物公園等知名港澳植物保育機構,圍繞人員互訪、聯合考察、標本交換、科學研究等方面展開緊密合作。
例如,仙湖植物園對港澳地區的苔蘚植物多樣性開展了深入研究,園內的標本館也是港澳苔蘚植物收集最齊全的標本館。同時,該園科研人員還參與到港澳當地的苔蘚志編錄工作中,聯合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隨著深圳創建國家植物園的腳步加快,粵港澳大灣區植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合作交流還將日漸緊密,各城市間的植物保護與植物學研究深度融合,共同賦能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深圳市仙湖植物園科研人員在植物細胞遺傳與進化發育實驗室開展工作。深圳城管供圖
4月17日,深圳市仙湖植物園廣東省院士工作站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舉行。深圳城管供圖
一座寶庫 豐富新質生產力形態
4月17日,仙湖植物園廣東省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該院士工作站落地后,將與仙湖植物園的特色優勢充分結合,以園內豐富的植物種類為基礎,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並通過“植物智”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持續賦能植物園科研建設。
仙湖植物園不僅為公眾了解植物世界提供了場所,也為專業人士開展植物學和園林園藝研究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沿著仙湖植物園的蘇鐵路一路向上,行至密林深處,一座26米高的生態觀測站出現在眼前。該站看似平常,每年通過監測風速、降水、碳排放量和植被耗水量等100多個指標,產生幾十萬條數據,為城市生態建設,提供重要的科學支撐。
長期以來,仙湖植物園依托深圳市南亞熱帶植物多樣性重點實驗室、廣東深圳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和深圳市園林研究中心三大平台,在蘇鐵、苔蘚、木蘭、蕨類、苦苣苔等類群的基礎研究、觀賞植物資源、城市立體綠化、綠地土壤改良、城市受損生態系統修復等應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近年來,仙湖植物園已累計承擔132項科研課題,獲國際、國家、省部級和地方獎勵共67項。其中,由該園歷時13年編研的《深圳植物志》,近800萬字,收錄了深圳野生和常見栽培植物2732種,是對深圳維管植物多樣性最系統、最完整的總結。
與此同時,作為大自然的資源寶庫,仙湖植物園通過科學研究,還能針對特定的植物功能基因進行開發和利用,為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領域匯入自主創新的力量,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新形態。
例如,仙湖植物園科研人員發現,從植物紫珠中提取的天然產物對糖尿病、痛風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目前正和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合作,共同研究開發,用植物為人們解決更多健康問題。
“當前,與植物學相關的深圳科研單位正積極聯合起來,共同開展課題研究,為深圳創建國家植物園凝心聚智。”仙湖植物園主任羅棟分享,深圳良好的科研環境,為國家植物園建設提供了堅實基礎。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院士專家和仙湖植物園將在植物多樣性研究與資源開發、植物基因組研究與應用等領域密切合作,搭建一流的產學研一體化平台,加快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為全省、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積極貢獻。
今年2月,深圳市仙湖植物園球根花卉應用展示掀起賞花熱潮。深圳城管供圖
5月22日、美麗深圳志願者在深圳市仙湖植物園藥園共同種植蜜源喬木。深圳城管供圖
一個平台 引領城市生態可持續
梧桐山腳下,仙湖植物園依山傍水,蝶谷幽蘭、陰生園、木蘭園等各具特色的植物專類園坐落其中,並根據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進行景觀配置。亭台樓閣、廊橋,與植物類專園有機結合,高低錯落之間,景致各不相同。
“一個城市的植物園在城市植物景觀營造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示范作用。”深圳市城管宣教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紅介紹,目前,仙湖植物園的景觀已經成為一張深圳名片,頻獲國內外專家贊譽。
豐富的植物保育種類、持續增強的科研實力,不僅讓深圳有了創建國家植物園的底氣,也彰顯出這座創新之城堅持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定力。
從綠化樹木的選擇,到城市立體綠化設計﹔從優化植物配置提高城市整體綠植的抗風性,到城市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園就像一個“發動機”,為深圳營造高品質、高顏值的城市環境注入動力。
在深圳的主干道——深南大道的綠化帶中,一條長達8.5公裡的花帶上,各類應季花卉組成的造型就像一隻飛舞的鳳凰。今年春節,洋紫荊等多種開花喬木的應用,也以熱烈奔放的紅粉色彩營造起濃厚節日氛圍。
滿城皆綠、無處不花。近年來,深圳始終將城市綠化作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的一個重要抓手。仙湖植物園也以其獨特的資源、科研優勢,助力更多植物之美在城市中綻放。
該園圍繞無憂花屬植物在深圳園林中的應用展開深入研究,通過在公園、道路綠地、綠道等區域實地調查,對這類植物的應用種類、應用形式、病虫害防治情況等進行了總結。相關研究為深圳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國家園林生態城市創建注入新的智慧。
2023年5月,深圳市城市綠化“五年百萬樹木”行動計劃正式啟動,將用5年時間,增種補植各類樹木100萬株以上,促進城市綠化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在居民家門口、街區轉角,一個個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的“口袋公園”也不斷落地,星星點點卻又串聯成趣的綠蔭、步道、鮮花,點綴在城市之間,走在城中,就像走在園中。
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新建改造各類公園30個,全市公園數量增至1290個。全年新增種植喬木36萬株、新增立體綠化36萬平方米,撫育認定林蔭道319條。“綠美為底,四季有花”的綠化生態格局,正不斷為深圳市民創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