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生:人工智能的文化意義和時代挑戰
2024年5月23日,《中國文化報》
刊發王京生署名文章
《人工智能的文化意義和時代挑戰》
全文如下
↓ ↓ ↓ ↓
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的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1]。而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是新質生產力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特征和奮斗方向,可以說,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種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對文化賦予一系列嶄新的意義和挑戰,對人類社會和文明形態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一、人工智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特別是ChatGPT和Sora等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發展,人工智能已經從初期注重單一場景技術應用的工具,逐漸發展成為可以具有整合多領域信息、自主創新能力的“智能體”。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起步階段,其場景運作系統往往是封閉的、孤立的,與其他場景應用系統之間的交互和整合存在一定的難度。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則可以與其他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實現融合與創新,能夠構建起龐大的智能生態系統,從而具有了“智慧”。
某種意義上說,人工智能讓人類由制造自己的“工具”的時代,逐步進入到制造自己的“助手”甚至“替代者”的時代,這在之前的人類生產方式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回首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生產力和生產工具的發展,從根本上決定人類文明和社會的重大進步。石器時代是通過加工石頭去刀耕火種﹔青銅器和鐵器時代,是以其為材質制作的工具,創造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蒸汽機和電力時代的來臨,則為近現代工業社會提供了根本的推動力量。它們的共性是這些生產力的代表都是人類的工具。而人工智能技術的橫空出世,正使這一切成為歷史,創造出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和發展的重大新機遇,為建設人類文明新形態賦予強大的動能。
(一)帶來生產效率提升和生產方式變革。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人工智能的大量介入,帶來更易實現的創意、更優化的設計、更精密的技術,從而使從事各種工作的工人和成本大幅減少,也使產品質量大幅提升、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賦予生產過程中更多的“智慧”,可以預測和避免可能的失敗,甚至可以替代人去進行研究、形成結論,從而創造發明,制造出各種產品。這是對原來一般意義上科技進步的一次大躍升,以此影響整個經濟形態和社會形態。比如,我國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的性能是4700萬億次,換算成全世界的人去做四則運算,相當於60億人算1年,但是超級計算機1秒鐘就可以算完﹔日本的鹿島公司,2022年已開始使用AI技術操控機械,24小時不停歇建造“成瀨水壩”。
(二)提升人類社會治理水平。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廣泛應用,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治理,將會推動人們進入“智能社會”[2]。人工智能將會通過數據搜集和分析,整合人口、技術、資本等各種生產要素流動信息,感知社會態勢和問題、預測公共需求,推動社會治理方式更加人性化、精細化,提高社會治理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它也能夠更精准地把握人類生存環境的變化,預測自然災害﹔並能夠改變人們對時空的認識,“智慧”地幫助每個人更加“舒心”地生活﹔甚至還能夠更好地促進國家之間和平交往,讓整個人類社會更加“井井有條”。同時,在社會結構上,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會催生人工智能“類人體”等新的社會群體。實際上,人工智能正不斷深入地在各方面參與社會治理,從而增強整個社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這一切都是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基礎。比如,在交通出行領域,人工智能可以科學規劃出行路線,做好可能情況的准備和應對﹔而某科技公司生產的“學校AI語音防霸凌監測系統”,能夠實時監測校園衛生間、天台等潛在環境,一旦檢測到類似“救命”“住手”等詞或異常打斗聲,將觸發報警機制,及時干擾、阻止校園霸凌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三)開辟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新境界新成果。人工智能為人們構建更加寬廣的交流、互鑒的數字世界,展示神奇和意想不到的光輝前景,可以無限拓寬人們的視野和想象邊界,推動科技創新,從而激發一波又一波的科技革命。正如孫凝暉院士所講:“人工智能大模型具有全量數據,具備上帝視角,通過深度學習的能力,可以比人向前看更多步數,如能實現從推斷到推理的躍升,人工智能模型就有潛力具備愛因斯坦一樣的想象力和科學猜想能力,極大提升人類科學發現的效率,打破人類的認知邊界。”[3]同時,人工智能可以把更多的信息、技術、觀念,以更快的速度傳播到世界各地,甚至能夠消弭各種意識形態和宗教等帶給人類的隔閡、縛束,乃至形成更加和平融洽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巨大而廣泛,它將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正在創造一個嶄新的文明形態。而人工智能時代與前期各個文明時代的根本不同在於,其發展速度前所未有。歷史上,人類生產力的發展都曾是以千年、百年或者數十年為周期進行迭代的,而人工智能技術所體現出來的高速迭代,正在以年或月乃至時日來計算。也就是說,重大科技進步及其成果,正在排山倒海地以超出我們過去認知的速度,使整個世界發生著變化。正如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所說:“隻要電力供應和硬件能夠滿足日益強大技術的需求,那麼到明年(2025年)底,新人工智能模型的能力將超過人類智能”,而在2023年,他曾預測“到2029年人類將實現‘完全’的通用人工智能”[4],這比之前的預測大大提前了,而這僅僅才過去一年,充分說明了人工智能的驚人發展速度。
二、人工智能帶來空前的挑戰
人類創造文明,同樣也接受著各種創造帶來的考驗。在人工智能時代,雖然最終仍是人類主導這個世界向著更文明的方向發展,但人工智能會給人類的發展帶來空前的挑戰。
(一)挑戰人類的生產方式。人工智能會沖擊就業市場,改變人們的生產環境。在人工智能的賦能下,舊的東西將在效率、質量以及迭代升級等方面實現跨越性發展,這會讓大量的人停止手裡的工作,原有的傳統生產方式,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甚至以往的“萬人之事”將來“一人能當”。比如,制造、交通、能源等基礎行業,醫療、教育、零售、家居等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人工智能將會通過數字化變革實現“全智能生產”,對生產組織方式和運作方式帶來一系列變化。由此,不被替代的職業越來越少。老子在道德經中寫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工智能已經開始了“三生萬物”,它具有強大的內容生產力,將根本上改變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人類的生產方式、所從事的職業都會發生重大改變。
(二)挑戰人類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有望把人類從重復性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人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創新性工作,人們的視野和思想也將更加廣博、精深。它可以不斷地實現人們的創意,讓人們充滿創新和創造的激情,也讓人們的一切作息時間、生活習慣,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乃至國與國之間的關系,都會在“無限放大”的空間和“無限縮小”的時空裡,讓之前遙不可及的事物唾手可及,即“萬裡之外”成為“一步之遙”。就在今年3月19日,美國英偉達公司發布了“人形機器人通用基礎模型”Project GR00T,這是機器人的大腦,它能夠理解人類語言,並能模仿動作、學習技能,可以適應現實世界並進行互動。而目前,人工智能已參與到醫療診斷、藝術創作之中。因此,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會隨之發生前所未有的改變。
(三)挑戰人類的生存和社會倫理。人工智能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那麼人類將怎樣處理與自己的“助手”或“替代者”之間的關系?我們認為,人們將面臨著“人工智能”對人的創新能力、知識結構、社會倫理道德的挑戰,甚至對人類自身生存的挑戰。比如,人工智能是否需要介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怎樣介入?有哪些需要被限制的情況?這必然會對人類的生存意義、社會形態、社會倫理產生一系列的空前作用。已有報告顯示“人工智能已在幾乎所有基礎任務中勝過人類”[5],就像原子彈的到來,對人類和平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威脅。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人類抵御這種嚴峻的挑戰﹔另一方面,也為更快、更徹底的毀滅人類創造條件。2024年3月,被稱為“AI教父”的杰弗裡·辛頓在接受日本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10年內將出現可以自主殺死人類的機器人武器”[6]﹔而馬斯克曾說得更清楚,他認為“人類只是硅基生命的生物啟動程序”,換句話說,人工智能將最終會取代人類。
人類需要“助手”,也需要某些領域的“替代者”,但是絕不能把“助手”和“替代者”變成損害者和征服者。所以,當前社會倫理和科技倫理進入了一個空前重要,也是空前危機的時代。如何使科學發明、科技創新能夠繼續為人類服務,而不產生破壞性的副作用,日益嚴峻地擺在人類面前。
目前,人工智能可以體現工具理性,但是價值理性、人文精神、倫理道德還不能由其自主產生。我們必須高度關注此事,並採取相應規定和措施。因此,科技倫理亟需達成全世界共識,實現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共同發展、共同安全、共同文明,這是最現實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就像“核不擴散條約”一樣,甚至比它還要嚴密。絕不能把守規則者變成吃虧者,也不能給膽大妄為、破壞人類生存的人,任何操作的空間。比如,網上就有把已故公眾人士的形像,利用AI創作成其“復活發聲”的視頻,以及使用AI制作以假亂真的圖片等,造成倫理爭議。
目前,科技倫理越來越引起科技界乃至全世界的重視,包括中國、美國、歐盟、日本等經濟體,都以法律或軟規則的形式對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產品進行約束。而今年3月13日歐洲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人工智能法案》[7],標志著歐盟開啟了以法律形式對人工智能進行監管的新階段,為全世界達成科技倫理治理共識,建構更嚴密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近期,中美之間也正在進行人工智能領域的磋商。在這些的基礎上,還要盡快形成人工智能倫理治理的世界共識,建設專門的科技倫理問題審查、審判機構,對違反倫理的主體進行法定懲罰。
三、人工智能與文化的相互影響
(一)文化對人工智能的影響
在《文化驅動創新》一書中我們曾經探討“創新驅動發展,那麼是什麼驅動創新?”得出的結論是“文化是創新的決定力量”。這表現在:第一,文化為創新提供核心價值,也就是“真善美”﹔第二,文化為創新提供變化自強的心理定式。第三,文化為創新提供與時俱進的觀念支撐。第四,文化提供創新自覺和創新自信。第五,文化為創新鍛造所需要的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第六,文化為創新培育創新創意階層。第七,文化為創新提供“眾創”的實現空間和環境支持。第八,文化為創新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8]。作為科技創新的前沿,文化對人工智能同樣也產生影響。
(二)人工智能對文化的影響
反觀之,人工智能對文化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甚至是顛覆性的影響。
首先,人工智能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文化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而文化產業的核心是創意。人工智能可以讓人們的創意得到空前的釋放,僅在文化產業上就能夠帶來更優異的效益,推動其高質量發展。無論是廣播電視、電影、出版、文藝、演藝行業,還是會展、旅游、游戲、廣告和藝術品市場、創意設計等行業,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都將會對它們產生非常強勁的推動力。一是人工智能讓人們的創意能力大大增強。它能夠讓人利用科技創新手段,更好地表達和呈現人們的創意,實現“凡是能夠想到的都能夠做到”夢想,這能大大提升人們進行創意創新的自信,激活更多創新創造潛力。二是創意的內容方式將空前豐富。人工智能拓寬人們的想象邊界,為人們的創意提供更多的新元素、新組合,不僅在創意的形式上,也在實現創意的技術上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比如,工業設計或將以“全息設計”的方式,將創意在眼前全息展示,並能實時修改完善,直接進行生產制造等等。而在創意的方式上,則很容易打破如今文化藝術乃至文化產業的分類,產生新的跨界領域,比如可能產生“無限創意游戲”“智能沉浸旅游”等。三是創意實現的效益大大提高。人工智能可以大大壓縮創意實現的成本,提高文化產業全鏈條的效益,甚至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比如,電影制作將更加簡易高效,電影顯示形態也可能從3D、4D轉變到超現實模擬的“意識沉浸”﹔又比如,商業模式上,人工智能根據每個人的喜好、期待,跳過廣告和介紹,直接推送“心有靈犀”的產品,形成“智能直銷”模式。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開展‘人工智能+’行動”,而這就必然包括文化產業與人工智能的結合。這也不禁讓我們想起,深圳曾經創造並被全國借鑒的“文化+科技”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它與“人工智能+”戰略不謀而合,可以說“人工智能+”是文化領域“文化+科技”的升級版。深圳所創造的“文化+科技”模式,讓深圳的文化產業發展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深圳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03年的135.3億元,到2023年的超過2750億元[9],短短20年的時間,增長了超過20倍,平均一年增長超過1倍﹔核心文化產品出口額佔全國的六分之一[10],讓深圳從一個所謂的“文化沙漠”變成了文化產業迅猛發展的城市之一,文化產業也成長為深圳經濟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同一時期,深圳觀念走向全國,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標識和精神財富。
可以預見,“人工智能+”戰略將會對文化創意產業產生更加強大的推動力量。從縱向回頭看,中華文明歷史悠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獻典籍浩如煙海,這些優秀內容可以與人工智能相結合,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而從縱向向前看,人工智能也在廣闊的創意空間和對未來的期許上,比如在科幻作品創作等方面,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帶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其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產生的強大力量,為產品賦予更多“真善美”的價值觀念。人工智能會對文化價值觀以及人們的行為方式等產生巨大的沖擊,讓整個人類的“真善美”都達到一個嶄新的境界。在“真”上,能夠推動人類更高效地探索未知領域,實現科技的跨越式發展﹔在“善”上,會帶來更加嚴謹細致的科技倫理和倫理治理體系﹔在“美”上,能夠創造更多彩的審美內容和展示美的形式,產生對美更精准的認識和追求。比如,人工智能綜合大數據“創作”的藝術作品,其風格可能給人以更美好的享受,這將會沖擊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和創作方式,甚至顛覆原有的文化領域。同時,這也將打開人們的思想價值體系,從而形成具有更加開放、包容、智慧、創新等特質的“智能文化”。
再次,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發展文化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就是實現人的文化權利。文化權利包括:享受文化成果的權利﹔參與文化活動的權利﹔開展文化創造的權利﹔對文化創造成果進行保護的權利。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每個人都能更廣泛地運用世界各個文明的優秀文化成果,更便利地展示自己創意,也更容易成為創造者。同時,創造成果也更容易在數據資源中打上個人權益的標簽,從而讓人們的文化權利進一步得到滿足。比如,閱讀是最廣泛的文化權利,人工智能將會為閱讀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更豐富的形式,從而推動“全民閱讀”的深入開展。當然,人工智能也會對人們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價值觀產生影響,但即使有人工智能的輔助,我們也還需要堅持精讀。
第四,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前所述,人工智能可以賦能各行各業,特別是將會使文化創意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更強勁的支柱產業,培育更加強大的產業和工業基礎,以及催生更加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並以文化高質量發展帶動生產力的深層次變革,從而帶動整個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而人工智能也將會通過賦能,讓我們悠久的中華文明和文化更加強大地展現出來,也能夠讓我們更高效地學習和吸收其他文明中的優秀文化、文明成果,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甚至是“關鍵一役”。
四、人工智能與人類文明新形態
人工智能具有強大的探索能力、實現能力和集納能力,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強大推動力量。
(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探索能力,弘揚中華文明。文明是沉澱下來的文化,文化是活躍著的文明。人工智能的強大探索能力,可以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體系更加清晰厚重、核心價值更加明確突出,並能夠為中華文明賦予新的表現形式、創造新的傳播生態、闡釋新的時代內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創造出與“人工智能時代”相適應的時代文化和時代精神,為弘揚中華文明增添強大動力。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和算力的提升,當前我們還面臨著中華優秀文化數據要素資源不足的問題,要加強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各類教育和文化機構、動員社會力量,堅持中華文明核心價值觀,大力豐富文化領域相關數據要素資源,增強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信心。
(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實現能力,推動實現“全民創意”建設創新型民族和國家。人類文明新形態具有顯著的創新性,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型民族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題中應有之義。“要成為創新型國家,必先鍛造創新型民族﹔而欲鍛造創新型民族,必先提倡‘全民創意’”[11],“全民創意”能夠推動國民素質提升,也能夠推動科技創新、文化繁榮和建設創新型國家。這裡要特別強調人工智能對推動“全民創意”的重要性。如前所述,人工智能可以為創意的產生和釋放提供強大的實現力量,是實現“全民創意”的利器,要建設人類文明新形態就要推動全社會提高對“創意”的認識,推動形成“以創意為榮、以創意為樂”的文化氛圍,並探索開展社會各階層參與的創意文化活動,進一步激發起“全民創意”的熱潮。
(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集納能力,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人工智能以數據為“糧食”,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和各個文明之間的壁壘,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創造了廣闊空間和高效途徑。而數據要素市場的全球化,則能夠實現各市場主體的高水平協同,有效提高數據要素在生產、分配、流通等各環節配置資源的效率[12],讓文化、技術等更加高速地流動,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創造多種方式和更精確的表達。“人工智能時代”的文明交流互鑒,要建設和用好面向國際的數據要素市場,依法依規加強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各類數據要素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更廣泛地流動。同時,人工智能本身的發展,也需要更多地進行文明互鑒。更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對人類文明可能帶來的危機,需要全人類共同面對,要增強人工智能治理的全球共識,完善有關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科技倫理等領域的立法,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法治保障。
這個時代,每天都發生著變化,空前的機遇和空前的挑戰同時到來了,我們要把握機遇,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的大發展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體系建設,加快建設數據要素市場,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快速形成和持續發展,積極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作者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獎章”獲得者、國務院原參事、中傳華夏智庫首席專家)
參考資料
[1]新華社:《第一觀察|中央政治局新年首次集體學習,聚焦新質生產力》,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201/527888dc52e14e5f8b21daedef192521/c.html
[2]呂鵬、龔順、梅笑、劉金龍:《智能社會的崛起和人工智能的社會影響》,《智能社會研究》[J],2022年1期(創刊號),第63頁。
[3]孫凝暉:《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講座第十講講稿——人工智能與智能計算的發展》,http://www.npc.gov.cn/c2/c30834/202404/t20240430_436915.html
[4]光明網:《馬斯克預測:最快明年年底!“比最聰明的人還聰明”》,2024年4月12日。
[5]埃韋林·梅薩·卡普查:《報告顯示:人工智能在眾多領域超越人類》﹔《參考消息》,2024年4月29日,第4版。
[6]《“AI教父”辛頓:AI將操控人類》,日經中文網,2024年3月22日,https://mp.weixin.qq.com/s/tPDIViCkqMfefPqep_bRxg
[7]光明網:《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生效在即》,https://m.gmw.cn/toutiao/2024-03/28/content_37231609.htm
[8]王京生:《什麼驅動創新-國家創新戰略的文化支撐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前言部分第1-4頁。
[9]央廣網:《參展單位超6000家 第二十屆文博會將在深圳舉辦》,http://news.cnr.cn/native/gd/20240514/t20240514_526705035.shtml
[10]深圳衛視深視新聞:《深圳:核心文化產品出口額每年約佔全國的1/6》,2023年6月8日。https://www.sztv.com.cn/ysz/zx/zw/79716330.shtml
[11]王京生:《全民創意與高質量發展》,《文化軟實力研究》[J],2023年第2期,第8頁。
[12]王京生:《以數據要素市場為引領,建設高質量的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國行政管理》[J],2022年第9期,第6頁。
出品: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南方融媒體中心
總監制︱林金華
主編︱冉 勇
作者︱王京生
編輯︱汪 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