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已有17所高校

2024年06月13日08:34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已有17所高校

  日前,深圳高校版圖又迎來新成員,經過近6年籌建,教育部正式批復設立深圳理工大學。隨著深圳理工大學的正式“去籌”,深圳的高校數量已達到17所。特別是近年來,深圳搶抓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機遇,加快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堅持擴大規模與提升質量並重,近10年新建高校9所之多,且有44個學科進入ESI(ESI前1%學科指在全球范圍內,某一學科領域內被引用次數排在前1%以內,代表了該學科高水平研究實力。)排名前1%,走出一條跨越式發展、創新發展之路。

  跑出“深圳速度” 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屢獲重要突破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大學,一流大學成就一流城市。近年來,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駛入快車道,設置了中山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深圳技術大學等高校,交出了一張令人矚目的“增量”成績單。如今,全市高校數量已達到17所,全日制在校生達到15.5萬人,基本建立起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的高等教育體系。今年以來,深圳高校建設繼續提速,深圳理工大學正式設立,並將招收首批本科生,深圳技師學院成功轉設為深圳城市職業學院。同時,還將加快深圳海洋大學籌建,加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公共政策學院等建設,推動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升本。

  深圳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不僅需要擴大規模,更重要的是提升質量。近年來,深圳在高水平大學建設方面同樣屢獲重大突破,南方科技大學入選全國“雙一流”建設高校,並成為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全市有8所高校、40個學科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市屬高校6個學科進入ESI前1‰,44個學科進入ESI前1%。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啟動實施一流學科培優行動,從全市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當中,遴選了一批一流學科培育學科,在資源投入上給予重點傾斜,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需要、最有優勢、最有潛力的學科。力爭在未來3-5年內,全市高校新增2-4個學科成為國家“雙一流”學科,3-5個學科進入第六輪教育部學科評估A類學科。

  聚焦科教融匯 持續增強服務科技創新能力

  對於深圳而言,知名高校的不斷增加、規模擴大,不僅僅意味著深圳高等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高校還是創新的重要載體,承擔著為深圳吸引創新人才、夯實創新地基、提升創新能力、完備創新鏈條的重要功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不斷聚焦科教融匯,持續增強服務科技創新能力,依托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光明科學城、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建設,加速推動創新要素聚集,在高校布局建設了一批大科學裝置。

  深圳還成立了西麗湖X9高校院所聯盟,目前全市17所高校院所實現174門課程互選、近6000台重大科研儀器設備共享共用。推動高校聚焦國家戰略,搭建大平台、組建大團隊、承擔大項目,引導高水平大學與鵬城實驗室、深圳醫學科學院等高水平科研機構聯合開展研究生培養、協同開展科技攻關。新籌建的深圳海洋大學與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館統籌規劃、一體建設,高起點高標准建設海洋領域新興交叉學科。目前,全市高校有各類科研平台超過690個,其中部級以上約60個,有國家級創新平台19個,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278個,深圳大學還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

  深化產教融合 大力提升產學研用協同水平

  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發展的源頭活水。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家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深圳市在全國率先探索形成了產教融合的“深圳模式”。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對產教深度融合進行系統部署。積極推動高校對接“20+8”產業集群,與龍頭企業合作共建45個特色產業學院、219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培養認定79家產教融合型企業。

  深圳市高校還引入行業企業全方位參與學科建設全過程,推動高新原創科技成果進教材,將深圳豐富的產業資源轉化為學科建設優勢。南科大和龍頭行業企業共建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深圳大學與騰訊共建人工智能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大學與華為共建市域產教聯合體。今年,深圳市還將推動職教城建設,培育第三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和新一輪市域產教聯合體,探索產教深度融合的新機制。(記者 姚卓文)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