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汕特別合作區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培育新質生產力

2024年07月08日08:22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汕特別合作區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培育新質生產力 奮力打造廣東東部板塊高質量發展戰略引擎

  僅一年左右時間,空地上就“長”出了連片的現代化工廠,這在深汕特別合作區已是常態。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一、二期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分別隻用了349天、379天,東風李爾當年拿地當年動工當年投產,又跑出了一個“深圳速度”新紀錄。

  近年來,深汕特別合作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曾經的傳統農漁小鎮日新月異,處處洋溢著經濟特區初創時期拓荒、創業、干事的火熱激情。

  “凡承諾必兌現、凡政策必落實、凡請求必回應”。深汕特別合作區正以特別大的力度、特別實的措施,落實《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條例》,深化改革,推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錨定深圳產業轉移承載地、新引進重大產業項目目的地和粵東高質量發展孵化器的定位,以建設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核心承載區為抓手,發出全球招商引資最強音,在這片“大工業”投資發展熱土上,書寫產業與新城的雙向奔赴、互相成就的新奇跡,奮力打造廣東東部板塊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引擎。

  加速產業集聚 打造發展新增長極

  依托鏈主進行全產業鏈招商引資、集智招才,是深汕特別合作區實現快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成功密碼。

  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廠房內,機械臂揮舞間,來自全球供應鏈的物料化身為一輛輛高端車型。這些零部件,大量產自本地及大灣區。為滿足新能源汽車制造“四小時供應鏈”的需求,以京西重工、延鋒國際、東風李爾、壁虎汽車、佛吉亞等頭部企業為代表的新能源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紛紛落地深汕,力勁科技、速騰聚創等新能源汽車T0級供應商在深汕布局先進產能。

  汽車產業被譽為民用工業峰頂,產業鏈長、附加值高。抓住新一輪汽車產業革命浪潮,深汕擔起深圳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核心承載區職責,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了施展“夢劇場”,也為深汕從一張白紙迅速崛起為產業高地培育出強勁內生動力。

  截至目前,深汕已引進產業項目計劃投資額超1000億元,預計總產值超3000億元。2023年,該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今年上半年,這一指標仍保持較高增速。

  涌進深汕的投資中,不乏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深汕高端電子化學品產業園、智能制造機器人產業集聚區等投資數百億元的重磅項目。圍繞這些“巨無霸”,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主,新型儲能、新材料、智能制造產業為輔的“一主三輔”現代化產業集群崢嶸初露。

  深汕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以重大項目為引領,逐步從產業承接地變為新質生產力策源地。產業集聚帶來規模效應,持續為企業降本增效提質,“一主三輔”產業互相賦能、高效協同,優質生態凝聚出深汕核心競爭優勢。2024年一季度,深汕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0.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0%。后發區域產業外溢輻射帶動效應逐步顯現,為深圳鞏固制造業優勢增強了底氣。

  優化營商環境 強化全要素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深汕特別合作區暢通大灣區與粵東板塊要素流通,為產業發展強化全要素保障,是這片“飛地”騰飛的內在邏輯。

  深汕特別合作區聚焦產業所需,落實大產業、大平台、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五大提升行動”,打造與深圳“同城同質同效”的社會治理體系取得實際進展。

  特別是全國首部“飛出地”地方性法規《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條例》施行以來,深汕充分發揮特區、老區比較優勢,以市場化激發活力、法治化護航發展、國際化拓寬空間,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進一步提檔升級。

  全力攻堅土地整備,深汕特別合作區以連片平方公裡級優質產業用地承載重大項目,累計收儲土地39.4平方公裡,完成土地供應12.2平方公裡,為大工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本地實情、企業所需和產業發展規律,深汕依法靈活制定生產要素保障制度,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提供專班服務,全流程協調解決企業項目征遷、七通一平、人才招引等需求。

  高質量交通基建提升深汕連接深圳主城區、粵東交通效率。深汕積極打造“四港五站”“五鐵五高”“五橫六縱”的立體交通體系,加快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硬聯通”與體制機制“軟聯通”齊頭並進,未來,深汕與深圳市區將實現高鐵半小時、公路90分鐘快速互通。

  堅持港產城融合發展,深汕聚焦做強小漠國際物流港集疏運功能,發揮深圳港集團優勢,不斷豐富班輪航線,全方位完善港口配套服務,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2023年,小漠國際物流港各類貨物總吞吐量突破100萬噸大關,對內吸引華南等地車企將小漠港作為主要出口港,今年,小漠港前5個月汽車出口量已超去年全年。小漠港,業已成為深汕打造“一主三輔”產業格局,特別是孵化萬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最突出優勢。

  宏觀政策穩、產業政策准、微觀政策活、改革政策實、社會政策托底,深汕特別合作區改革“組合拳”為企業投資興業吃下定心丸。

  全面改善民生 產城融合蓄合力

  堅持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民生配套提升齊頭並進,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設高品質生活新示范區,全面推動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高質量融合發展,產城融合凝聚起發展合力。

  近年來,深汕引入深圳優質民生資源,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運營,全區住房、醫療、教育、就業水平不斷提升。

  截至目前,深汕規劃建設保障房項目17個,其中建成項目9個共12554套,保障房套數佔居住住房套數的73%。到“十四五”末,全區將新增各類住房6萬套,能滿足約18萬人的住房需求。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汕門診部平穩運營4年多,規劃床位800張、總投資14.71億元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汕醫院正加快建設,今年1月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預計明年底投入使用。

  南外深汕西中心學校、市二高深汕實驗學校已經投用,深汕實驗學校、市二高深汕學校、深汕外國語學校、百合外國語深汕學校、深職大深汕校區等正在建設,深圳中學高中園即將正式投用開學。

  大產業帶來巨量就業機會,深汕積極聯合企業與周邊縣市舉辦企業用工招聘活動,把崗位送到家門口,實現企業人才高效對接,建立勞務協作互聯互通機制,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協調發展。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近年來,深汕特別合作區實際管理人口規模的快速擴大,成為人才實現價值、追逐夢想的熱土。

  放大輻射效應 探路區域協調發展

  建立深汕特別合作區,是廣東、深圳貫徹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探索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創新區域合作模式的創舉。

  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管委會牢記使命,創新探索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形成了一批對全國、全省探索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模式具有一定借鑒意義的改革成果。

  深汕特別合作區深化城鄉生產要素合理配置,盤活留用地、集體建設用地、農用地等資源,首宗留用地合作開發建設深汕蛟湖產業園,可為蛟湖村集體每年增收1000萬元﹔新田坑村留用地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京西重工落地,預計將為村集體帶來可觀的收益。在深汕,村集體留用地作為股份與國企合作開發,村民參與分紅,形成多贏局面,已不罕見。

  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規劃“五光十色”都市鄉村示范帶,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大安村入選全國紅色美麗村庄建設試點,紅羅畬族村、百安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新建成10個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項目,新簽約6個村企合作產業項目,深汕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首次均超過10萬元。

  作為深圳推進鄉村振興的主戰場、深入實施廣東省“百千萬工程”的主陣地,深汕特別合作區憑借改革攻堅突破城鄉二元體制和結構,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讓農民從產業發展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深汕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融合發展取得成效,日益成為深圳乃至大灣區輻射帶動粵東的重要支點。

  距深汕特別合作區中心約30公裡車程,汕尾市海豐縣城西北部,配合深汕特別合作區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深汕合作拓展區應運而生。與深圳實現招商引資、產業建設等整體謀劃、一體推進,深汕合作拓展區用好用足深圳資源優勢,成為“特區”帶“老區”又一精彩樣本。

  深汕通過改革和發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強與惠東吉隆鎮千畝產業園的產業協同,為重大制造業項目提供1328畝“淨地”,打開與周邊地區通力協作發展新格局。

  改革紅利共享,深汕發展為賦能深圳都市圈增長、帶動周邊區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帶領著周邊區域攜手奔跑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

  東方風來,深汕潮涌,一座現代化的濱海新區、產業新城、田園都市正加速崛起。(記者 王森)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