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紡織非遺專家委員會成立

隨著時代的變遷,那些同千年歲月一樣悠長的傳統技藝受到嚴峻挑戰,一些技藝正加速消失。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推動文化和時尚融合發展,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將成立“紡織非遺專家委員會”,旨在為推動非遺活化創新、發展時尚文化產業搭建有力的推廣平台。促進服裝產業相關非遺項目交流合作,推動非遺在時尚產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這不僅是對中國悠久服飾歷史文化的深度挖掘與傳承,更是對東方美學獨特魅力的展現與弘揚。此舉立意深遠,意在將中國古代服飾史、傳統非遺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為中國服飾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並助力深圳服裝產業在東方美學上的卓越表達,從而推動中國服飾文化在海內外的廣泛傳播。
“紡織非遺專家委員會”將積極與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進紡織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創新。通過合作項目,可以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例如,與高校設立實習基地合作開展紡織非遺課題研究,舉辦非遺設計師大賽,挖掘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與研究機構合作進行紡織非遺技藝的研發和應用,推動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的結合﹔與企業合作推廣紡織非遺產品,拓展市場渠道,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這些合作項目,有望形成一套完善的紡織非遺傳承與創新體系,為紡織非遺的保護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近年來,協會圍繞“非遺活化”開展了多方面工作,2020年,協會與唯品會駐涼山傳統工藝工作站合作,協會組織數十位來自灣區的先鋒時尚設計師採風,與涼山州彝繡企業及彝繡傳承人合作,以現代設計語言結合彝繡非遺的特色,推出了多個系列的服裝和服飾。2022年4月,“彝繡活化”項目成果以“圓·彝”為主題,借助深圳時裝周國際化的平台面向全球發布,通過市場化推廣,提升涼山彝繡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涼山彝繡直接服務鄉村振興,促進當地手工藝人靈活就業,賦能並激發廣大女性獨立自主發展機遇。
為推動非遺文化傳播推廣,S/S 2023深圳時裝周聯合“深圳時裝周非遺可持續合作伙伴”LAN MOMENT呈現“非遺服飾T台大秀”。將國家優秀侗族非遺傳承人楊先榮老師的獲獎作品及代表作,以及紀梵希前設計師的獨立品牌SOOT MOOR進行時尚混搭,還有柳州博物館的數十件館藏文物也重磅加持,大秀將傳統文化賦予了時代的新內涵,恢弘的篇章牽動著每個中國人的民族情懷與精神,大秀引發熱烈反響與深深的感動,也受到了海外時尚界的高度關注。
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成立紡織非遺專家委員會,將匯聚各方力量,深入挖掘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紡織非遺與現代生活的融合。我們期待著這一舉措能夠為中國服飾產業的繁榮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