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造”航天表遨游太空

2024年07月10日09:51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破尖端領域國外壟斷!“廣東造”航天表遨游太空

  飛亞達設計的航天表。南方日報記者 鐘志輝 李永智 攝

  近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航天員逐夢蒼穹的背后,航天表也猶如隱形的“航天員”,參與見証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建設的每一個新高度。“我們自主研發的艙內壓力服表、艙外航天服表,都要跟隨航天員‘上天’執行任務。”飛亞達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飛亞達”)總設計師孫磊自豪地說。

  此前,孫磊參與設計的“神五”“神六”“神七”航天表,把“中國設計”送上了太空。飛亞達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設計生產航天表的品牌。“隨著航天員的出艙任務越來越多,要通過材料創新、增加老化試驗次數、調整環境試驗參數等手段對航天表進行迭代升級。”孫磊與飛亞達航天表團隊仍在不斷挑戰新高度。

  從0到1

  填補國內航天表技術空白

  航天表一直是矗立於鐘表最尖端技術之中的產品品類,因其要求能夠承受極端的環境條件,如重力加速度、高溫、低壓、輻射等,對產品質量要求極高,因此生產難度極大。

  如何煉就能“飛天”的表?時間要回溯至2000年初,當時我國正在緊鑼密鼓地計劃首次載人航天任務,航天員手表“從0到1”的研發設計工作,落到了在盲測中表現更為優秀的飛亞達身上。

  “和普通手表不一樣,除了計時功能,航天表要配備航天服增壓時間檢測、航天服氣密性檢測等功能,還要承受住耐沖擊、耐輻射、耐超常加速度、耐富氧環境、耐負壓等層層考驗,對手表精密制造能力有著不小的要求。”孫磊說。

  當時,國內航天表技術幾乎是一片空白,孫磊和飛亞達航天表團隊隻能“摸著石頭過河”。為了模擬各種太空極端條件,飛亞達搭建了航天表實驗室,制造出超過國家標准的航天時計,這些測試覆蓋了地球上的極限環境,包括高山、熱帶、冰川、磁場、跌落等等。

  “從准備工作到試制、定型的三年時間裡,我們不斷優化航天表各項結構、材料與工藝,累計進行了數千次測試。”孫磊回憶道。

  2003年,隨著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完成我國歷史上首次載人航天任務,飛亞達的艙內壓力服表實現“一飛沖天”,使中國成為繼瑞士之后第二個能夠制造航天表的國家。

  到了神舟七號,航天表團隊迎來了新挑戰——如何讓航天表在航天員“太空行走”時正常運轉?和艙內相比,航天員在艙外作業時面臨更為復雜的表面壓力以及電磁、高低溫環境。

  “為了讓手表在-80℃到80℃的環境溫度下正常計時,我們在手表零件材料使用、膨脹系數等方面進行了數十次改進和幾百次試驗,並研發了專用測試設備。”孫磊介紹,團隊還增加了表的整體尺寸直徑,能讓航天員在手臂活動受限時更清楚地計時。

  從最初的“神舟五號”到如今的載人空間站,憑借表現突出的技術研發設計實力,飛亞達持續為我國航天人員“精准報時”。“每一次隻要有載人航天任務,就必有這兩塊表,已經成為必備的裝備了。”孫磊說。

  堅持原創

  打造更有競爭力的廣東品牌

  在飛亞達計時文化中心內,有一面鐘表設計手稿牆,見証了飛亞達30多年的工業設計之路。

  “我大學是學工業設計的,畢業時都有點發愁,怕沒有用武之地。”孫磊回憶道,1992年大學畢業后,他隻身從東北南下深圳,成為飛亞達招聘的第一位產品設計師。

  當時,從事工業設計的人很少,公司甚至沒有專門的設計部門。“設計師在整個價值鏈條中應該如何跟上下游對接,都要一步步探索。”孫磊說。

  所幸,身處改革開放前沿陣地,飛亞達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很早便開始發力。2000年,飛亞達正式成立工業設計部。此后,從一個人到四五個人,到如今成長為一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孫磊很慶幸,深圳有著很濃厚的創新氛圍,原創設計也在這裡找到了培養的土壤。

  在鐘表行業深耕30多年,孫磊也感覺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近年來,智能手表的功能越來越多,加上互聯網崛起的新興手表品牌,傳統手表行業面臨“上擠下壓”的挑戰。

  “如今,手表的計時功能在弱化,但是它的收藏功能、時尚功能、文化傳遞的功能在強化。”孫磊說,消費者購買手表時,越來越關注產品顏值為其提供的“情緒價值”。有了工業設計的不斷介入,才能更好地提升鐘表產品的審美、情感等附加價值。

  近年來,飛亞達推出了多款與中國傳統手工藝、中國文化元素相融合的產品。比如,以“三體文明”和“太空艦隊”為主題,在鐘表裡加入機甲硬核太空艦隊形態,盡顯中國科幻風﹔與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趙紅玉大師合作,在鐘表設計中加入蘇繡元素……

  除了深耕傳統手表,近年來,飛亞達也在積極布局智能表領域,“今年或將推出一款機械與智能的混合型手表”。在孫磊看來,廣東有著相對齊全的手表零配件配套體系,還有著雄厚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要不斷堅持原創設計、堅持品牌塑造,打造更有核心競爭力的廣東鐘表品牌。(記者 昌道勵 曾良科)

(責編:劉森君、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