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寶安:以更優空間配置促高質量發展

2024年07月11日09:03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寶安:以更優空間配置促高質量發展

  近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八場在寶安區舉行。發布會上,寶安區區長王立德介紹,寶安經濟實力三年跨越兩個千億大關,全區GDP從2020年的3847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5202億元。

  企業是“寶”,得“寶”而安。GDP躍升的背后,是寶安創新“筑巢”手段引來企業“鳳凰”,是強化土地空間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賦能和驅動作用,鞏固工業基本盤。發布會透露,寶安近三年整備土地1121.7公頃,有力保障了華潤微電子、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導體等一批重大項目用地和空間需求。

  改革開放高速發展40多年后,寶安的土地承載逼近極限,拓展發展空間需要新思路、新改革。在全市堅持制造業立市之本,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決策部署的背景下,寶安提出了土地整備“整整轉更”組合拳、首創“四個一”產業遴選等模式,走出了一條“以更優空間資源配置支撐更高質量產業發展”的獨特路徑,有力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

  “整整轉更”掌握主動

  今年5月30日,在寶安區燕羅街道“灣區芯城”內的燕羅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內,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該項目主體結構正式封頂,現場響起陣陣熱烈的掌聲。作為深圳首批“工業上樓”試點項目之一,該項目預計於2024年年底竣工,建成后將為智能網聯汽車企業提供約26.5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

  工地上,工程機械緊張作業,挖掘機、推土機、卡車來回穿梭,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在寶安火熱的建設背后,土地整備騰挪出高質量產業空間,為推動寶安乃至全市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寶安區土地供應跑出了多年未有的“加速度”——2021年整備352.1公頃,2022年整備371.2公頃,2023年整備398.4公頃。三年攻堅如同登山攀岩,逐年再上台階。其中,2023年產業用地158.08公頃、居住潛力用地41.01公頃、民生設施用地77.24公頃,三項任務完成總量居全市第一,產業、民生任務完成量單項均居全市第一。

  產業空間擴容,是寶安發展的現實需要。特別是,寶安近年創新謀劃“422133”發展主框架,其中一個核心要素是做實做強燕羅國際智能制造生態城等4大制造業片區,更是需要戰略級產業空間承載戰略級項目,鞏固寶安作為深圳工業基本盤的地位。

  為此,寶安提出“整備為先、整治為主、轉型為要、更新為輔”(簡稱“整整轉更”)的存量土地二次開發“組合拳”,牢牢掌握空間拓展主動權和未來發展主動權。

  組合拳突出“整備為先”。先規劃再整備理念下,寶安突出功能協調、形態協調、時序協調和利益協調,結合國土空間規劃、重點片區規劃、產業規劃,建立連片產業空間項目庫,增強土地整備項目的科學性、可實施性,克服土地整備碎片化、被動性的難題。

  在“空間規劃和產業規劃協調走,土地整備跟著規劃走,項目保障跟著整備進度走,空間供應跟著項目落地走”的土地整備“四步走”理念下,寶安下達西部城市中心、燕羅、九圍、石岩湖、立新湖、機場東和107國道沿線“六片一線”土地整備攻堅任務,推動土地“入庫即出讓、出讓即動工、建成即投產”,一體高效推進土地整備和產業項目落地。

  整備為先的理念也推動寶安跳出以往小規模“單打獨斗”的整備模式,在燕羅街道開展全市首個“整街統籌”項目,對全域36.5平方公裡土地整體規劃,全力保障重點產業項目建設。

  舊園區“整”出新效益

  整治為主,則通過實施城中村綜合整治、舊住宅區升級改造、舊工業區整治提升,承載宜居宜業、拓展優質空間。該模式盡最大可能提升保留的城中村、舊住宅區、舊工業區空間,對提供產業配套居住空間、支撐現有優質產業和企業,發揮著重要的“蓄水池”、穩定器作用。

  實體空間尤其是園區,是產業發展的基石。2022年,寶安啟動產業園提質增效大會戰,提出用3年時間實施“5大工程、15項具體舉措”,按容積率提升、拆除重建、綜合整治、轉型增效等四種方式,全面推動產業園區提質增效。

  寶安為此實施了園區綜合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以投入補貼、達標獎勵、反哺獎勵等政策體系,引導企業“整租+長租+整治”模式,以及社區股份公司自行投資改造,顯著擴大了整治提升范圍,提升了老舊園區的產出效益。目前,寶安已有51家園區啟動改造,整治優化面積達412萬平方米,為引進企業、保障區內企業空間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撐。

  大力推進“工業上樓”,則是寶安用定制化產業空間留住優質企業的新手段。寶安採用“低成本開發+高質量建設+准成本提供”模式,建設了一批優質產業空間,並以“總成本+微利”的價格面向符合條件的企業分割銷售,保障企業綠色化、智能化、特色化的優質產業空間需求。

  其中,作為全市首個平方公裡級以上“工改工”項目,新橋街道新橋東片區重點城市更新單元採取可租可售的靈活模式,除了回遷和自持的廠房外,剩余廠房低於市場價格,定向銷售給符合產業導向的優質企業,降低企業購買成本。

  踐行“隻要有好項目,寶安一定有地可落”的庄嚴承諾,要有實際行動。以2024年為例,今年以來寶安區精准實施“工業上樓”模式,通過對接需求企業,成功簽約眾多企業,落實用房需求面積超200萬平方米,有效緩解了產業空間緊張問題。

  “四個一”解決供需適配難題

  供需適配需改革——企業要匹配到合適的產業空間,離不開寶安首創的“四個一”產業遴選模式。

  該模式的目的是解決產業項目用地“供給誰、供多少、怎麼供”的難題,寶安探索出“建立一套遴選機制,明確一個分類標准,設計一套評分算法,制定一套分配規則”的“四個一”模式,打造公平可預期的土地供應機制,高標准高質量高效能推進重大項目布局和產業用地供應工作。

  “四個一”遴選供地模式實施以來,寶安供地速度和效能大幅提升,2022年和2023年供應土地35宗、保障36家企業空間需求,是十三五期間供地總宗數的2.9倍、總保障企業數的3倍,年度供地宗數、保障企業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均排名全市第一。此外,供地項目單位產出強度由2021年以前的9.46億元/公頃提升到2023年的25.04億元/公頃。此外,寶安積極探索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思路,以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試創土地利用模式,成功推動騰訊“互聯網+”未來科技城成為深圳單一宗地二三產業混合利用的新案例,實現片區內產業及配套的均衡配置。

  寶安還積極探索聯合總部用地供應模式,以聯合總部的新方式精准布局產業空間,推動首宗“專精特新、單項冠軍”聯合總部用地,於2022年4月成功“帶產業項目”挂牌出讓,實現一個地塊同時解決多個企業用地空間需求。(記者 葉志衛 李吉瑩)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