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應對“開學綜合征”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深圳市中小學已正式開學,神獸“歸籠”,未必可以放下心來。有的學生面臨環境和生活狀態的轉變,可能會產生心理焦慮,甚至會出現頭痛、胃痛、胸悶等不適,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開學綜合征。要怎麼調整呢?深圳市康寧醫院專家給出了建議。
開學綜合征指的是學生在假期快要結束、開學之初,所表現出的一種明顯的不適應新學期學習生活的非器質性綜合征。
“幾類學生比較容易產生這種問題,除心理素質低且適應能力較差的外,在學校經常受到老師批評的、學習成績不好的,另外,還有些過於追求完美的優秀學生也會。”專家表示,產生了“開學綜合征”的學生,生理上,常表現為失眠、嗜睡,或者一些查無原因的頭暈、惡心、腹痛、食欲不振、易疲倦等﹔心理上,多為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焦慮、上課走神、情緒不穩定等。
如果對開學產生焦慮,甚至發生了“開學綜合征”,該怎麼辦?專家表示,首先要認識到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要過度自責或抑制。“適度的焦慮和緊張情緒可以更快地幫助我們從放假模式調整為上學模式。”專家建議,學生可以跟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真實感受。
其次,適量運動。每天鍛煉30分鐘以上可以幫助預防和緩解焦慮、抑郁等心理情緒。或找一件自己近期非常想做的事情,然后積極行動起來。“用一件事情的行動帶動其他事情的行動,在過程中不斷給自己鼓勵,增強自信感,慢慢恢復行動力。”
第三,充足睡眠。要把自己的作息從放假模式轉化為上學模式,可以採用漸進式調整方式,每天比前一天晚上早睡、比前一天提早一點起床,避免熬夜或賴床。同時遠離電子產品屏幕,降低對它們的依賴程度。
家長也可以積極介入,幫助孩子們適應轉變。一方面是引導和鼓勵孩子真實表達內心想法,同時接納孩子的情緒。另一方面,是借著開學之際鼓勵和協助孩子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並進行科學規劃,避免盲目攀比。
專家表示,家長除了可以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多進行語言鼓勵外,更重要的是管控好自己的不良情緒,才能言傳身教地讓孩子學會處理情緒的方式和方法,“要記住!親子之間有沖突時,孩子反抗的並不是父母,而是父母的教育方法。”
專家提醒,如果問題持續無法緩解,家長可以帶著青少年向專業心理工作人員尋求幫助,可以撥打市康寧醫院危機干預熱線:0755-25629459,有必要時可以前往康寧醫院兒少科門診就診。(記者 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