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澳門首場演出贏得滿堂彩

2024年09月14日08:37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春”詠濠江舞動雙城

  《詠春》澳門首場演出贏得滿堂彩。深圳特區報特派記者 耿超逸 攝

  “精彩,太精彩了!看不夠,根本看不夠!”這是9月13日晚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在澳門首場演出后,當地觀眾發出的贊嘆。伴隨著久久不息的掌聲、歡呼聲、喝彩聲,面對遲遲不肯離去的觀眾,演員們光謝幕就返場了3次。

  花好月圓夜,明月寄相思。13日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及濠江月明夜文藝晚會——舞劇《詠春》”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開啟了首場演出,這也是“春詠濠江”——“深圳故事”城市文明全球交流計劃澳門站活動之一。

  對於《詠春》電影澳門觀眾並不陌生,但舞劇還是頭一次走進當地觀眾的視野。因此,當該劇開始在網上售票時,不少澳門市民第一時間便下單搶票。

  距離演出開始還有一個半小時,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門口漸漸排起了長隊。人們從四面八方而來,奔赴舞劇《詠春》澳門首演之約。

  位於二樓的主視覺海報牆前,觀眾紛紛拍照記錄下自己的“詠春時刻”。一旁的《詠春》士多店,與舞劇相關的主題手袋、鼠標墊、冰箱貼、扇子、T恤等周邊產品被觀眾“搶購”。“我之前看過一些預告片段,很吸引人,所以想來現場感受一下。”澳門市民李女士對記者說。從朋友那裡得知《詠春》舞劇來澳門演出的方女士,更是帶著孩子一同前來。“我想讓小孩多多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此前在深圳看過舞劇《詠春》的澳門特區文化局代局長鄭繼明表示,《詠春》演出讓澳門觀眾很期待。“正如大家所見,今天的觀眾涵蓋了各個年齡段,這說明《詠春》受眾面廣泛,我們也很珍惜該舞劇在家門口的演出。”

  “有機會現場欣賞舞劇《詠春》,很難得。”演出開始前,金沙中國總裁兼執行董事王英偉對記者說,“電影能通過多元且多樣化的取景營造出時空交錯感,而舞劇需在舞台方寸間,呈現戲劇沖突和情節跌宕,這離不開更具巧思的編排。我很期待今晚的演出。”中場休息時,王英偉興奮地告訴記者,舞劇《詠春》比他想象中的要精彩很多!“無論是整體藝術呈現、武術、氣氛營造,還是舞台燈光,都達到了最高標准,可以說,與我看過的百老匯和倫敦的音樂劇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王英偉表示,在他看來,《詠春》是一部表演藝術的巔峰之作。“《詠春》的來到,把深澳兩地的心拉得更近了。這場由深圳歌劇舞劇院帶來的舞劇,讓大家深刻感覺到大灣區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以嶺南優秀傳統文化詠春武術為題材,講述詠春掌門人葉問為在香港開“詠春”一扇門,懷抱“詠春堂”牌匾從珠三角水鄉來到群雄林立的香港武館街,扶弱小、斗惡棍,收門徒、養正氣,並在與兄弟門派比武交流中提升技藝,傳播弘揚詠春拳和中華武術的故事。當舞劇演出至“高光時刻”——門派過招片段時,觀眾被千變萬化的招式、沉穩有力的動作、行雲流水的表演震撼,掌聲一次比一次熱烈。聽到滿堂喝彩,男主“葉問”的飾演者常宏基很是感慨。

  “在結束了倫敦12場演出回家后,我們多了一份文化自信。今天演出前大家共唱國歌,民族自豪感瞬間油然而生,促使我更好地帶著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參加今晚的演出。”常宏基說。

  散場后,不少“鐵粉”還在排隊等待演員簽名。看到觀眾高漲的熱情,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丁中元表示,澳門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人們對《詠春》的喜愛在意料之中。他認為,本次深圳原創舞劇《詠春》亮相澳門有三大意義。首先是萬眾期待下的澳門首演。其次,今年,《詠春》受邀作為一年一度濠江月明夜文藝晚會的重要演出,具有商業演出和文化交流的雙重使命。第三,倫敦載譽歸來后,這是深圳歌劇舞劇院詠春劇組向祖國人民匯報的一場重要演出。

  據了解,9月14日晚,舞劇《詠春》還將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開展第二場演出。此外,當天,《詠春》會在澳門大三巴、澳門文化中心外圍、金蓮花廣場三處澳門地標建筑開展快閃活動,並在澳門文化中心會議室舉辦青少年學生工作坊活動,展現中國“舞”“武”融合的藝術魅力,涵養青少年文化自信。(記者 焦子宇)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