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寶安“5分鐘社會救援圈”志願服務項目啟動

2024年09月15日10:22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快遞員、外賣員變身“急救俠”!寶安“5分鐘社會救援圈”志願服務項目啟動

  9月14日是第25個“世界急救日”,灣區“急救俠” 生命守護者——寶安“5分鐘社會救援圈”志願服務項目在深圳市寶安區海濱廣場啟動,通過對快遞員、外賣員等新就業群體開展急救培訓,打造灣區“急救俠”隊伍,與寶安區現有固定的“5分鐘社會救援圈”網絡形成高度互補,構建全方位高效的社會急救體系,織密寶安“生命守護網”。

  據悉,該項目由寶安區衛生健康局、寶安區紅十字會聯合寶安區委社會工作部啟動。

  啟動儀式上,“急救俠”們身著各式各樣的工作制服,佩戴著“急救俠”臂章,他們可以是騎著小電驢的順豐小哥,可以是忙碌送餐的美團、餓了麼外賣員,也可以是搭載乘客的出租車、網約車師傅,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背景,卻因同一個信念而匯聚——為生命護航,他們眼神中無聲地向社會傳達他們的信念:“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

  活動當天,愛心企業向寶安區捐贈AED100台,AED和急救包(內附繃帶、紗布等日常急救用品)將配備在部分寶路華出租車、滴滴網約車上,他們將穿梭在大街小巷,成為城市的移動急救站。無論是在擁擠的商場、繁忙的街道,還是寧靜的社區,隻要有緊急情況發生,“急救俠”們便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熟練地運用心肺復蘇、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為傷者爭取寶貴的一線生存機會。

  除此之外,寶安區衛生健康局還向來到現場的新就業群體代表代表人手贈送一份健康“五個一”禮包(內含1張免費體檢卡、1個急救包、1份中醫藥產品禮盒、1本急救書籍、1份家庭醫生服務),以實際行動回饋我們的城市守護者,讓城市守護者們在點滴溫暖關懷中增強幸福感、獲得感和歸屬感。

  活動當天,玉永軍、杜梓毓、林睦春、張瓊州、桑希偉等五位“救人英雄”來到現場,主辦方向他們頒發“救人獎勵金”,以此激勵更多的群眾能在緊急情況挺身而出,施以“生命援手”,營造“人人想救、人人敢救、人人會救、人人能救”的良好社會急救氛圍。

  近年來,寶安在社會急救領域先行先試,從人員、硬件和動員機制三個維度發力,重點打造“5分鐘社會救援圈”,推動解決救護車到達現場前傷員救治處於“空窗期”的問題,實現院外心臟驟停患者存活率大幅提升,達到全國頂尖水平。2023年,寶安區依托18個基層黨(工)委組織一年十萬人次的急救培訓,打造200個“5分鐘社會救援圈”示范點,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引領、黨員帶頭作用,把黨群服務中心打造為開展社會急救培訓的主陣地。

  據寶安區衛生健康局主要負責人介紹,寶安區目前已有131學員出手救人案例,院外心臟驟停患者旁觀者實施心臟復蘇(CPR)實施率由2019年的2.32%提升至26.13%,出院存活率從2019年的1.3%提升至5.2%,在國內處於絕對領先水平。

  寶安區也呼吁社會各界給予外賣員,網約司機等新興群體更多關注和關愛,也邀請更多市民一起爭當“急救俠”。

  【特報新聞+】

  “急救俠”分享急救故事

  寶安公園保安員林睦春:

  “出手救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5月5日下午,在寶安公園的綠道上發生了一起眾人合力救人的事件。一位50多歲的男性市民突然暈倒在綠地上失去意識,危急時刻,一位熱心市民迅速對其開展了心肺復蘇,並讓圍觀群眾撥打了120。此時,在公園巡邏的保安員林睦春得知后,立即向管理處報備,並就近取來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另外一名保安員杜梓毓也趕來,接替熱心市民繼續進行施救,直至120趕到。

  在灣區“急救俠” 生命守護者——寶安“5分鐘社會救援圈”志願服務項目活動現場,寶安公園保安員林睦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回憶起當時救助生命的關鍵時刻,他慶幸自己上過急救培訓課,快速就近取來AED,並按照之前的急救培訓流程,打開AED、做心肺復蘇……“出手救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林睦春說,他也呼吁有更多的市民學急救、敢急救,為守護市民健康出一份力。

  順豐速運寶鴻林站的快遞員馬煒庭:

  “人熟、地熟、情況熟,我們救人很有優勢”

  作為一名“急救俠”隊伍的新兵,穿著快遞員工作服的順豐速運寶鴻林站的快遞員馬煒庭來到活動現場,為生命護航出一份力!

  馬煒庭表示:“作為天天跟居民打交道的快遞小哥,我們有著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我們學會急救新技能,對新就業群體來說是提升了自救的技能,同時我們也提升了互救應急的技能,更好地服務市民。”

  寶路華的士公司安全總監、副經理盧普儀:

  “爭當‘急救俠’,為患者爭取更大生存幾率”

  活動現場擺放著多台配置有AED的出租車,這些出租車行駛在路上,也給市民多一份安全保障。

  寶路華的士公司安全總監、副經理盧普儀告訴記者,急救培訓已經列入他們企業管理的安全技能類別,納入新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和每個月的繼續安全教育培訓中,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急救培訓教育,每年組織兩次應急演練中也有急救演練項目。他說:“希望每一位員工都是急救俠,遇到心臟驟停等緊急情況可以第一時間進行正確處置,為患者爭取更大生存幾率。”(記者 羅莉瓊 通訊員 張鹿鳴 黃明珠 鄭虹 文/圖)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