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記者看深圳 | 科學向新 未來光明
俯瞰光明區。光明區委宣傳部供圖
從高空俯瞰,一列列高鐵在大片的詩意田野上疾馳而過,駛向高樓林立的科學城。11月29日,由人民日報·人民網的20多位中外編輯及記者組成的“2024中外記者看深圳”調研團來到光明區,探尋這座新興科學城的蓬勃生機。
調研團成員和玉律醒獅藝術裝置互動。人民網 劉森君攝
走進光明區城市規劃展覽館,和玉律醒獅藝術裝置互動,在沉浸式影院“飛越光明”,通過裸眼3D大秀接觸轄區高端科技……光明的歷史風情、發展歷程、產業生態等被緩緩打開,逐一呈現。
該館所在的“光明之眼”文化藝術中心,是光明科學城重要的公共配套設施,集“文化、演藝、展覽、休閑”等多功能於一體,已成為深圳北部地標式公共文化平台。
科學城沙盤上,崛起一座座全新的產業園、高校、大科學裝置等。深圳灣實驗室、中山大學深圳校區、腦解析與腦模擬大科學裝置等“產學研用”要素高濃度聚集,重點布局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領域,全力以赴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
衛光生命科學園。光明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衛光生命科學園,深圳醫學科學院以全新機制連接衛生健康與科技創新,營造良好的科研攻關環境。如今已聚集起一系列高端科研人才,合力破解“生命密碼”。
“我們正探索構建全新機制、發揮專項資金導向作用,打破臨床醫學、基礎研究、產業轉化等環節間的機制障礙。”該院院長顧問徐雪蓉介紹,不久前,該院牽頭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中心,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大量企業、園區、科研機構奔赴而來,光明科學城的法律服務需求日漸高漲。為填補這一空缺,光明區創新實施“一政策、一空間、一平台”策略,推動轄區法律服務業升級。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光明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光明法務大廈已落戶6家法律服務機構,在知識產權保護、股權融資、IPO上市等方面,提供優質法律服務,深度融入光明科學城產業體系建設各環節。
在系統性思維構建下,高品質的城市與產業配套,穩穩架起光明科學城建設的“四梁八柱”。
虹橋公園。光明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光明科學城東部,青翠山體間,飄揚著一條醒目的“紅絲帶”,將城市與森林緊密連在一起。走進虹橋公園,兒童嬉戲聲從空曠草坪和游玩設施傳來。滑板、高爾夫等體育場館,以及生物科普廊道、自然教育中心、藝術空間等點綴在公園間。
火紅橋面、蒼翠群山、碧藍湖泊,成為一個“天生秀場”。據介紹,這裡曾多次上演品牌時尚走秀,促成時尚、文化與自然的深度對話。
過去,這裡以“光明三寶”——乳鴿、鮮奶和甜玉米而聞名。如今,科學、生態、人文“光明新三寶”閃亮登場,在孕育世界一流科學城的沃土上,蓬勃成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