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記者看深圳”活動圓滿舉辦

走訪位於羅湖區的深圳工業站。人民網 王星攝
走訪南山區南頭古城。盛禧凡攝
走訪鹽田區小梅沙海洋世界。人民網 劉森君攝
觀看龍崗區企業人員演示操作手術機器人。張臻斐攝
走訪深圳醫學科學院。人民網 江佳玲攝
人民網深圳12月2日電(王星、劉森君)11月24日—29日,由人民日報·人民網20多位中外編輯及記者組成的“2024中外記者看深圳”調研團,深入羅湖、南山、鹽田、龍崗、光明等區,探索深圳科創、生態、人文等多元魅力。
“目前國際市場份額怎麼樣?”“產品主要優勢在哪?”“研發團隊的構成怎樣?”活動期間,調研團走進企業生產線、園區展廳、科研實驗室等,直觀感受深圳新能源、生物醫藥、低空經濟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實力。
在羅湖科技企業,智慧物流機器人身載重物,自主乘梯、導航、高效配送。“未來是AI的時代,很幸運親眼看到中國在前沿AI技術領域的發展成果。”調研團成員表示。
“深圳是中國的‘硅谷’,對創新的重視無處不在。這些創新既令人鼓舞,又充滿希望。”在光明科學城,來自希臘的康斯坦丁詳細詢問了深圳醫學科學院平台建設、人才聚集的情況。
調研團成員表示,深圳的科技創新模式,彰顯了中國智慧科技領域的卓越成就,也為全球合作開辟了廣闊前景。
11月的深圳,天朗氣清。調研團登上梧桐山森林會客廳,俯瞰繁忙的鹽田港,紛紛拍照留念。漫步濱海棧道,編輯記者們在燈塔圖書館“抬頭看海、低頭讀書”的詩意生活中受到觸動,聊起自己國家關於大海和燈塔的俗語和詩歌。
調研路線通山、達海、貫城,讓不少“中國通”,看到了深圳融合生態之美、人文之蘊的另外一面。沉浸自然美景與人文風情中,大家身心愉悅,直呼不虛此行。
“過去隻知道深圳是科技之城,沒想到這裡的公園這麼多、綠化程度這麼高,有這麼好的生活環境!”走過南山區大沙河生態長廊,來自西班牙,已在中國生活十余年的湖長明感嘆。
活動期間,調研團還走進南頭古城尋根灣區歷史,穿行“中國寶都”水貝商圈選購黃金珠寶,暢游小梅沙海洋世界欣賞機甲鯨鯊與魚群共舞,全方位感知深圳文商體旅領域的新業態。
在“中國油畫第一村”龍崗大芬村,來自韓國的河貞美體驗油畫臨摹,畫作告成,還意猶未盡:“感到了藝術所具有的治愈心靈、平靜內心之美。”
一面科創實力雄厚,一面生態活力、人文魅力十足……豐富多彩的城市體驗,收獲調研團成員一致好評。
為期一周的行程裡,調研團一行親身感受,深入調研,以英、西、俄、日、韓等10多個語種,講述所見所聞,講好深圳故事,助力深圳國際形象傳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