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粵港澳大灣區跨江跨海通道群讓“流量”變“增量”

2025年02月05日08: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為近日拍攝的港珠澳大橋橋頭。新華社發

  在粵港澳大灣區,一條條跨江跨海通道飛架珠江口,灣區居民在春節假期相互串門,走親戚、賞民俗、逛景點,呈現出一派路暢、人興、財旺的景象。

  大年初一,來自珠海、江門、香港、澳門的醒獅隊齊聚在珠海金灣區。香港游客葉欣欣說:“港珠澳大橋建成后,我們來往內地更方便了,在珠海看到舞龍舞獅表演很開心,很有過年的味道。”

  隨著“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等便利通關政策推進,港珠澳大橋憑借“一橋連三地”的交通優勢,成為春節期間內地及港澳居民跨境出行的熱門通道之一。

  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預測,1月28日(除夕)至2月4日(正月初七)期間,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客流將超過90萬人次,車流將超過15萬輛次。

  在江門台山市三泉灣僑文化基地,游客絡繹不絕,在停車場可以看到不少港澳車牌。一些游客通過黃茅海跨海通道來到這裡。2024年12月,黃茅海跨海通道通車,珠海至江門的車程從1個多小時縮短至約30分鐘。

  廣東江門是著名僑鄉。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5個香港人就有1人祖籍江門,每3個澳門人就有1人祖籍江門。作為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黃茅海跨海通道的開通讓港澳居民探親返鄉之路更近、更順了。

  在港珠澳大橋以北約31公裡的深中通道,車流滾滾。深中通道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是粵港澳大灣區實現互聯互通的重要跨海通道。自2024年6月底通車以來,車流量始終保持高位運行。

  深中通道和南中高速南沙聯絡線在2024年相繼開通后,讓珠江口東西兩岸的深圳、中山和廣州南沙進入“一小時生活圈”。

  中山市承接了居民和游客交往互動的巨大流量,帶動文旅市場消費出現了超預期增長。“旅游收入中的餐飲、購物消費佔比增長特別快,餐館‘乳鴿指數’一度成為珠江口兩岸游客互動的晴雨表。”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作德說。

  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燈會近日在廣州南沙舉行。主辦方在春節假期特別策劃了“歡慶團圓年”“神仙人間年”“人間煙火年”等新春主題巡演。

  來自廣州市南沙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的數據顯示,南中高速南沙聯絡線建成后,南沙的客流量明顯增加,帶來旅游興旺、消費提升。

  南沙大橋位於深中通道以北,跨越珠江口,連接廣州與東莞兩地。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兩地車流有明顯的跨市“串門”特征。據廣東交通集團預測,1月30日(正月初二)至2月4日(正月初七)期間,南沙大橋車流迅速回升並維持高位,短途聚會等自駕出行車流在每日早晚時段較為集中,呈現明顯的潮汐現象。

  來自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的統計顯示,今年春運以來截至1月28日,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車流總量約9134.35萬車次,同比增長14.44%。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條條跨江跨海通道加速了人流物流的跨區域流動,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群交流融通,讓人們的春節出行更為便捷、舒適。

  (據新華社廣州電  記者田建川、王浩明、周穎)

(責編:劉森君、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