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心智能醫療鄭凌霄:從加州到深圳,完全沒有陌生感

和大多數充滿激情的創業者不一樣,溫和謙虛、從容淡定是鄭凌霄給人的第一印象。“我是個i人,但誰說內向型的i人就不能做好創業呢?”鄭凌霄認為,內向型的人能專注內心的想法,也更能堅持將一件事做到極致,這些都是創業所需要的。
醫療器械產業研發周期較長,但得益於深圳的創新環境、股東的大力支持等,深圳睿心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發展迅猛,公司創始人、CEO鄭凌霄說,未來希望提供基於AI和手術機器人的全套診療系統。
用工程技術解決醫學問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后,鄭凌霄前往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讀博士。其研究的專業方向是流體力學,“當時導師是機械學院和醫學院的雙聘教授,研究項目很多是用工程技術解決醫學問題。”
這也為睿心醫療的成立種下萌芽的種子。
2017年,鄭凌霄在國外工作5年后,和馬駿、蘭宏志兩位聯合創始人,共同創立睿心醫療,並在3個月后獲得天使輪融資。
為什麼會選擇在深圳創業?鄭凌霄告訴記者,自己出國是為了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回國是從未動搖過的選擇。在他看來,中國在高速發展的時期,有各種各樣的機會,肯定會需要很多人才,“我希望能投身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從加州到深圳,完全沒有陌生的感覺,感覺特別熟悉。”鄭凌霄笑著說,“加州和深圳都是‘灣區’,無論是人才聚集程度,還是政府對企業的服務方式都很類似,有公正公開的評估標准,隻要項目足夠好,其他都不是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更能激發和孵化創新。”
8年過去,睿心醫療發展迅速,公司規模已有數百人,擁有醫療AI、科學計算、手術機器人等海歸博士及資深營銷合伙人團隊。
技術升級優化診療流程
在睿心醫療白色的展廳中,依次排列著睿心智慧脈(Ruixin Coronary AI)、睿心分數(RuiXin-FFR)以及睿心造影FFR。
在傳統的診療中,拿到冠脈CTA影像,醫生往往需要30到60分鐘才能完成診斷和報告書寫,而睿心智慧脈隻需要3到5分鐘,就能自動生成影像診斷報告,效率提高10倍以上。2021年9月,睿心智慧脈已經獲得NMPA認証,正式上市。目前,已在全國幾百家醫院投入使用。
效率之外,睿心分數作為全球首個精度最高CT-FFR產品,能用計算流體力學將三維的冠脈模型劃分為上百萬個單元,5分鐘內計算出每一處血管的供血功能評估參數。鄭凌霄介紹,睿心分數能優化冠心病診療路徑,提供更科學、經濟的指導方案,避免60%不必要的有創冠脈造影,鎖定20%-40%易被漏診的假陰性。2021年4月,睿心分數獲批NMPA創新三類証,2023年5月獲得歐盟CE認証。
解決了“要不要做手術”的問題,睿心醫療致力於將診和療結合起來,推出睿心造影FFR。憑AI與流體力學技術實現全面冠脈供血評估,匹配最優支架置入方案,支持介入手術全流程,提高手術成功率和穩定性,優化診療流程。
展廳正中間,擺放著目前睿心正在研發實驗中的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鄭凌霄介紹,“我們希望,未來能實現AI嵌入手術機器人,不斷學習優秀手術案例,最終實現不需要人操作,隻需要下指令,就可以自動完成手術。”
更科學地診斷治療冠心病
“臨床經驗顯示,有時即使在病變的血管處放上支架,手術效果依舊不明顯。關注冠心病,重點要關注血管的供血功能。”鄭凌霄說,睿心醫療希望能普及這個理念,引導大家更科學地看待、診斷和治療冠心病。
冠脈血流儲備分數FFR能以數值量化血管狹窄程度,減少醫生判斷的主觀性。過去獲得FFR數值往往隻能通過有創手術,患者術前要注射腺苷擴張血管,再將壓力導絲置入狹窄血管的近端和遠端,測量壓強比,最終得到數值。睿心醫療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讓患者實現無創診療。
鄭凌霄對記者提到自己的願景,“從長遠來看,我們希望提供基於AI和手術機器人的全套診療系統,醫生借助AI,對患者進行最精准、最個性化的診斷,還可以在AI支持下,制定最合理的手術方案,並且在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精准地完成手術。”(記者 方慕冰 實習生 王 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