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眾擎機器人趙同陽:將有靈魂的人形機器人帶進千家萬戶

在深圳南山眾擎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門前,一個穿著“灰色衛衣”的機器人正昂首挺胸,堅定有力地學著人類姿態“噠噠噠”地走起來,它胸前的互動核心屏變幻著顏色和圖案,引得參觀的客人紛紛拿起手機拍照贊嘆。
這家深圳初創企業,在去年10月推出了全球首個擬人直膝步態人形機器人后,僅隔四個月,再度以全球首個前空翻特技而引爆科技圈。
記者近日見到了眾擎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趙同陽,他身穿黑色T恤,走路帶著風,最近火了的前空翻機器人,讓他比以往更加忙碌。
“我早在2016年就在研究人形機器人了,近十年來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雖然踩過無數坑,卻從未放棄追逐人形機器人的夢想。”趙同陽講述了自己創新創業的故事。
十年磨劍:從屢敗屢戰到領跑
“這個行業需要沉澱和積累,任何新技術新產品都不是突然出現的。”趙同陽說,“10年間,我多次創業,經歷了資金斷裂、企業被收購等挫折,卻始終未改初心:將有靈魂的人形機器人帶進千家萬戶。”
2023年底,在上一家公司被廣州企業收購后,趙同陽再次踏上了一人創業的征程。他給自己兩個孩子留足了一年的學費,懷揣數十萬元,毅然在深圳注冊了眾擎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眾擎就是眾擎易舉的意思。”趙同陽說。
從1個人到8個人、到20人,再到現在的50人……趙同陽憑借扎實的技術沉澱和過人的用人眼光,快速搭建起自己的核心團隊,涵蓋本體設計、算法研發、供應鏈管理等全鏈條人才。就這樣,這家初創企業,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推出三款面向不同場景、不同功能、並且低價高質的人形機器人,創下多個全球第一。
趙同陽笑稱自己是西游記裡的唐僧,論技術,可能不是行業最頂尖的,但他卻擅長聚攏像“孫悟空、沙僧”這樣的人才伙伴,懂得激發團隊優勢,將個人“長板”發揮到極致。他說,當眾多長板拼在一起,就能筑起高高的“壁壘”。
“我的員工必須熱愛機器人行業,在技術研發上必須比別人多做一點。如果行業裡70%的人都將技術做到80分,那我們就要做到95分以上,這也是我們的優勢。”趙同陽說,眾擎在核心零部件、運控算法等領域均實現全棧自研。
爆款誕生:從經受質疑到極限突破
時間拉回到2018年,那年眾擎還未創立,趙同陽認為彎著腿、小碎步,顫顫巍巍走路的機器人不利於服務人類,其步態首先需要改變,便帶領當時的團隊開始研究擬人步態。為尋找優雅且健壯的走路感覺,他們穿梭於街頭、公園,用攝像機捕捉了兩三千人走路姿勢,並將這些姿勢數據採集下來,對機器人進行訓練。最終,在眾擎成立后,經過數月的不懈奮戰和不間斷研發測試,全球首個擁有擬人步態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SE01驚艷了世界。
之后,擬人步態人形機器人開始“游覽”深圳大街小巷。然而好景不長,很快又傳來新的質疑音:“難道它就隻會走路嗎?”當然不是,趙同陽說,那就讓機器人再來點特技。他透露,在團隊內部,很多產品技術是並行開發,加上前期的核心動力控制、精准算法等底層技術搭建完成,都為前空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終,實現這一高難度動作僅用2個月時間。
“前空翻給人們打開了想象的空間,人形機器人擁有無限可能。”趙同陽透露,“2025年內,眾擎會將人形機器人的體能開發做到極致。”
深圳基因:產業鏈與創新力的雙重賦能
採訪當天,記者注意到,來眾擎參觀洽談的人群絡繹不絕。
“眾擎機器人不錯,我關注很久了,今天慕名而來,想和他們合作,看看有沒有可能應用在我的行業。”做煤炭生意的康先生笑著說。
趙同陽告訴記者,目前人形機器人PM01已經開啟預售,每天電話不斷,至少有上百個意向訂單,涵蓋教育、娛樂、醫療等領域,其中有意向客戶甚至一單就准備下訂數千台。
趙同陽表示,眾擎之所以能快速發展,得益於深圳創新的土壤、強大的制造業優勢,以及高效協同的供應鏈能力,由此能極大提升機器人產品從概念到落地的效率和成本控制。在智能AI領域,目前眾擎正在與生態鏈的伙伴積極洽談,尤其是深圳多家頭部科技企業,希望未來可以協同開發出真正的智能人形機器人。
“深圳的創新創業土壤讓我相信,未來3-5年內人形機器人將逐步走進千家萬戶。”趙同陽說。(記者 周雨萌 實習生 王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