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網事·315③ | 哪些消費問題,與深圳有關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媒體報道與網友熱議中,有哪些消費問題,與深圳有關?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3·15”晚會曝光山東濟寧一企業購買衛生巾、紙尿褲殘次品翻新出售。其中,部分殘次品來自深圳企業全棉時代。
雖然全棉時代回應與涉事企業無合作關系,但有觀點認為,此事仍暴露全棉時代內部管理存在漏洞。
近年來,不少網友反映,在電商平台“百億補貼”活動買到的新手機存在明顯質量問題。新京報報道,這些有問題的手機,大多是來自深圳華強北市場的后封機、翻新機。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田監管局回應,該局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組織執法人員到華強北及周邊手機銷售市場進行核查。
同樣在華強北的高仿美妝護膚品黑色產業鏈也被曝光。廣東廣播電視台報道,明通化妝品市場作為深圳乃至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美妝護膚品批發市場,背后卻隱藏著一條從高仿技術生產、到隱蔽周轉倉儲、再到虛假“免稅倉”物流的假冒美妝品黑色鏈條。
據報道,涉事商家通過復刻同款配方料體,標注“保稅倉直發”“香港代購”等手段,以超低成本銷售海藍之謎等大牌美妝護膚品的仿冒品,牟取暴利。
預付費陷阱,也是近日媒體關注的焦點。
人民網報道,代理“香港優才”申請的深圳市保未來科技有限公司拒絕按合同約定退還費用,隨后失聯。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山監管局回應,已立案調查保未來公司。同時,該局已對該公司設置風險預警,防止該公司注銷。
奧一新聞報道,甲虫出行、輕風騎行、快D出行等共享電單車品牌,存在強制預充值高額費用抵扣騎行費、剩余金額退款流程繁瑣等問題。街電、小綠人、叮叮充電、中國鐵塔、中科新能源等17個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品牌,存在強制最低充值金額等問題。
隨著春節檔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爆火,3D眼鏡也成為搶手貨。
深圳晚報報道,不少消費者反映,一些影院存在“現金支付可租借、電子支付需購買”的區別化服務,涉嫌利用支付方式差異強制消費。這一現象在深圳影院中並非個案,法律適用與行業規范的模糊地帶亟待厘清。
此外,還有深圳新聞網等媒體報道,量販零食門店存在“三無”產品、“金包銀”飾品虛報黃金含量、寵物店售賣病寵等問題。
保護消費者權益,不能僅依賴“3·15”集中關注。網友表示,相關部門要開展常態化監督與管理,治標更要治本,並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商家應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誠實守信,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消費者也需增強風險意識,面對侵權時勇於發聲。
相關鏈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