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羅湖31個應用場景項目亮相 全面構建科創體系

位於羅湖體育休閑公園內的智能化城市空中交通展示(體驗)中心。主辦方供圖
搭乘直升機欣賞毛棉杜鵑花海、穿戴外骨骼機器人輕鬆攀登梧桐山、乘坐無人駕駛小巴到商圈購物……在深圳市羅湖區,豐富多樣的應用場景不僅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更營造出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
3月19日,“羅湖發布”舉行科創體系及場景創新專場,解讀《羅湖區全面構建科技創新體系行動方案》《羅湖區加快推動場景創新行動方案(2025—2026年)》,並推介羅湖智算中心、羅湖教育醫療數據語料中心等場景項目。
科技創新,政策護航
“羅湖區作為深圳改革開放的先行區,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發展科技創新、打造創新生態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由之舉,更是推動羅湖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招。”羅湖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王紹文表示。
據介紹,《羅湖區全面構建科技創新體系行動方案》圍繞培育新賽道、營造新生態、布局新載體、打造新空間,提出多項任務。
其中,在孵化主體方面,羅湖將聚焦引育戰新企業,實施企業梯度培育“百千萬”計劃,引育百個以上專精特新、國高企業,推動千個以上主體“個轉企”“小升規”,並打造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加大創新平台引進力度,每年落地不少於50個成果轉化項目,新增產值超過10億元。
同時,羅湖將完善人才政策支撐體系,引育並舉集聚科技創新人才,實施“一事一議”機制,並對領軍人才團隊給予項目支持和購房扶持。
在青年人才團隊中,符合《羅湖區急需緊缺產業崗位目錄》的博士、重點高校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可獲得就業補貼。具有行業領先技術水平的技能人才團隊,也將獲得獎勵。
羅湖還將加大對軟件信息和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與空天等戰新和未來產業扶持力度。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可獲一定年限的租金全免。加大對戰新產業的基金直投、返投以及財政資金“補改投”力度,新設立10億元產業促進基金。
在空間保障方面,羅湖通過盤活工業廠房、集聚主題樓宇、定制新型空間等手段,推出一批高品質的創新創業空間。推動產權相對集中且有改造意向的工業園區、工業廠房開展定制化升級改造,籌集超30萬平方米高品質、標准化的生產研發空間,並依托梧桐人工智能創新谷,定制打造2.8萬平方米創新型產業社區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羅湖還將通過全周期護航、住房保障、醫療服務等措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通過社會存量住房租購、非居住房屋改建等渠道,每年新增一批國際人才公寓和重點人才保障性租賃住房,並為創新人才及其家屬提供健康管理、中醫理療等綠色就醫卡服務。
不僅如此,在打造示范場景、釋放數據要素等方面,羅湖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和項目。
場景驅動,全域示范
為了加快以場景創新驅動科技創新,以場景“小切口”做出科技創新“大空間”,羅湖發布《羅湖區加快推動場景創新行動方案(2025—2026年)》。
到2026年,羅湖將遴選不少於50個具有推廣價值和帶動作用的標杆示范場景﹔開放不少於500個場景機會﹔服務不少於1000家新技術、新產品企業。
“這些數字不只是一個口號。”羅湖區發展改革局副局長陳文磊說,羅湖同步建立場景征集、發布、對接、建設、推廣機制,幫助企業對接各類應用場景資源,助力企業新技術新產品更好更快應用。
接下來,羅湖將推動金融、商貿、旅游和醫美等領域的產業升級,推出數字人民幣、“費改保”等新場景,打造無人商超、智慧家居店,加快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在相關領域的創新應用。
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經濟等新技術新產品,將應用到打造算力中心、教育醫療數據語料中心、無人機物流等科技創新場景。
不僅如此,“大梧桐低空花游”等“低空+文商旅”新場景將為市民提供不一樣的消費體驗。市民甚至可以乘坐直升機,飛往寶安機場等大灣區空港樞紐。
羅湖還將創新智慧交通、智慧公園、智慧管理、綠色低碳等場景,拓展“無人駕駛小巴”、無人巡邏車、無人清掃車等智能設備應用,打造飛行公園、AI示范公園、車路雲一體化等新技術新產品應用項目,推進城區品質提升。
在應急測繪、人員搜救、山火巡檢等領域,即便是傳統的無人機應用也需要人員攜帶設備抵達現場后才能作業。
“我們在一線地區布設巢式無人機,可以遠程操控,配合AI算法,實現應急場景分鐘級響應,實現‘早發現、快處置’的應急管理要求。”深圳市武測空間信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小博介紹。
該企業打造的通用型無人機機場管理平台,已集成16個行業、68個場景、475種智能算法。
在社會民生方面,羅湖將創新黨群服務、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場景,推出“AI+教學助手”、輔助手術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品。
為打造場景創新生態,羅湖將依托重點片區、創新載體、專業樓宇,建設創新平台,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全流程保障場景創新工作,每年遴選一批年度示范標杆場景項目,營造濃厚場景創新氛圍。
發布會上,羅湖第二批31個場景機會項目同步亮相,涵蓋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商旅文融合、城區品質、基層治理、民生發展六大領域,包括羅湖智算中心、羅湖教育醫療數據語料中心等。
算力支撐,數據賦能
算力是發展人工智能的基本要素。為破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算力成本高、基礎設施穩定性不足等核心痛點,羅湖智算中心正在加緊建設中。
“羅湖將自建採用市面主流芯片的百P高性能算力集群,並彈性調用深圳及西部萬卡算力集群,構建異構混合算力池,來滿足模型訓練的大規模算力需求。”羅湖區智慧城市建設中心副主任韓韜說。
有較高數據安全要求的人工智能企業和互聯網金融企業,但又在深圳找不到合適機房用地的,羅湖將提供機房托管服務。
羅湖智算中心還將部署DeepSeek、阿裡千問等6個預置大模型和訓推一體化平台,按照不同的業務場景,為企業提供大模型微調訓練、推理以及快速應用能力,滿足企業個性化快速部署應用的需求。
不僅如此,羅湖還將推出算力補貼政策,以“算力券”“訓力券”等形式降低企業算力成本。
如果算力是“引擎”,那麼語料就是“燃油”。
為解決人工智能企業“數據飢渴”的痛點,羅湖正加快建設語料中心,通過匯聚教育、醫療等核心行業數據資源,打造綜合性數據樞紐。
例如,羅湖已經整合轄區學校教學管理產生的課程、作業等100TB的文本數據,通過教育雲平台實現統一管理與共享。區屬醫院的門診病例、影像報告、健康檔案等數據,預計總規模達500TB,將為醫療數據的高效治理與利用提供堅實保障。
針對教育、醫療行業數據可用性痛點,羅湖組建了“專業團隊+行業專家”聯合工作組,協同開展語料數據的加工、標注與質檢,形成高質量的語料庫與知識庫,這些成果脫敏后將面向轄區人工智能企業開放,助力醫療影像識別、智能教學等場景應用創新。
“羅湖區全面構建科技創新體系計劃已經鋪開。接下來,我們將聚焦引育並舉,緊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經濟等主攻賽道攻堅破局。”王紹文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