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前海:更高水平開放,更強外資引力

劉森君
2025年03月26日08:0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遠眺前海桂灣金融中心。前海管理局供圖

3月上旬,一支招商隊伍從深圳前海出發,接連奔赴西班牙、瑞士等地,密集拜訪當地政企商代表,拓展國際合作資源。

今年1—2月,前海新增外資企業372家,同比增長81.5%,其中港資企業295家,同比增長85.5%。實際使用外資54.03億元,同比增長31%。嘉道谷投資、晶浩二期私募股權等一批項目接連落地。

開放也是重要的營商環境。前海正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更主動的姿態鏈接世界,與全球投資者共創美好未來。

聯動香港 要素暢流

“前海深港協同優勢明顯,外資企業和銀行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國際金融體系與前海創新政策,實現低成本的業務擴張。”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鄭思禎表示。

今年1月,來自新加坡的星展銀行增資近16億元,收購總部位於前海的深圳農村商業銀行股權,將持股比例提升至19.4%,對前海加碼投下“信任票”。

前海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不久前推出重磅行動方案,引領深港深度融合發展,以規則機制“軟聯通”,讓金融、數據等要素跨境流動更高效便捷。

在金融開放方面,前海率先試點“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總量管理”“前海港企貸”等政策,為跨境資本流動掃清障礙。

“我們第一支綠色低碳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就設立在前海。”深圳嘉道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龔虹嘉說,將依托前海,引入香港高等院校和科技人才科研產業化項目落地內地。

以“負面清單”推動數據跨境流動,降低企業數據出境合規成本﹔出台系列辦法,便利24類港澳專業人士在前海執業﹔與香港“雙港驅動”,貨物48小時內就能通達全球……“人財物數”要素在前海高效流通,有效降低了跨境商業和經濟活動的“額外成本”。

不僅如此,大灣區“一國兩制三法域”,在國內外貿易中具有獨特優勢。前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不斷推動法治環境與國際接軌,建立起全國首個域外法適用體系。在前海的外資企業,可在合同中約定適用域外法,即普通法審理商事糾紛。

目前,前海法院適用域外法、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審理案件216件,其中適用香港法審理137件。深圳國際仲裁院仲裁員覆蓋全球129個國家和地區,案件覆蓋136個國家和地區。

深港合作賦能下,前海將進一步鞏固全球資本“強磁場”,吸引更多國際資本紛至沓來。

產業集聚 生態強鏈

不久前,前海企業易達雲EDA集團在歐洲簽下大單,准備在德國建立新的海外倉,讓當地消費者能更快收到“中國造”產品。

“前海物流效率全球領先,集聚跨境電商、金融科技等上下游企業,支付平台合作便利,電商客戶聚集。”易達雲EDA集團產業投資負責人王齊成介紹,該公司服務全球超2000家跨境電商企業,年均業務增長率達30%。

2024年,前海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1200億元,同比增長超100%。亞馬遜、OZON、TEMU等跨境電商企業紛紛進駐,“買全球、賣全球”,全鏈生態日漸完善。

要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前海必須加速集聚高端資源要素,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

當前,前海正加快培育招引八大類“前海全球服務商”,提升“深港國際金融城、深港國際法務區、前海國際人才港”三大國際化平台能級,加快跨境電商等18個特色產業集聚區建設。

在前海這個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外商投資也集中於科研技術服務業、信息軟件技術服務業,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其中,金融業外資快速增長,合計佔比超過七成。

2024年底,萬匯資本在前海設立晶浩二期基金,布局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新能源等領域,以耐心資本支持科技創新。

“前海集聚大批銀行、法律、稅務、中介等專業人才,為產業集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前海萬匯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周光耀表示,將立足前海,深度布局大灣區乃至全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

從跨境電商到生物醫藥,從人工智能到綠色低碳,前海不斷完善全產業服務與創新生態,逐步構建起外資企業成長的“熱帶雨林”。

前海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前海正重點跟進、挖掘一批有標志性的項目,力爭早日落地。

優化營商 穩定信心

“我們在設立晶浩二期基金時,從提交資料到審批完成,隻用10多天。”周光耀說,“前海不僅在金融政策上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優質的政務服務也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關懷與誠意。”

政策有力度,服務有速度,保障有溫度。前海不斷優化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保障外商投資企業落地發展。

2023年,全國首部區域性投資者保護條例在前海誕生,制定投資便利、權益保障、優化監督、法治保障等創新舉措,增強國內外企業投資前海的信心。

通過跨境政務服務創新平台“港澳e站通”,港澳企業和居民“足不出港澳”,就能一站式開辦前海企業。“外資直通車”服務專班更是對重大項目實行48小時響應機制,特斯拉區域總部從洽談到落地僅用90天。

在稅收領域,前海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在前海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超15%的部分給予補貼。

“通過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前海完全有能力成為外資企業扎根中國、輻射全球的戰略支點。”深圳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郭小慧表示,該協會常態化舉辦政策解讀、產業鏈對接、合規宣講等活動,做好幫企業讀懂中國政策的“翻譯官”、護航外企在華發展的“護航員”。

除政策服務外,前海還致力於營造多元包容的生活環境,讓港澳及外籍人士更有歸屬感和獲得感。

目前,前海已建成4個國際化街區、8家國際化醫療機構、9所國際學校,前海國際人才港實現一站式提供635項服務。前海桂灣正建設高水平的國際化街區,港風港味日漸濃郁,國際范未來感十足。

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接下來,前海將繼續站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不斷創新吸引外資、擴大開放的新方式新舉措,邁向更高水平的國際合作與競爭舞台。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