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馬國際高科技生態產業園簽約儀式舉行

4月11日,2025產業出海高質量發展暨中馬國際高科技生態產業園簽約儀式在深圳舉行(如圖)。深圳產業出海聯盟與馬來西亞有關方面簽署了金額達220億美元的《中馬國際高科技生態產業園協議》。
此舉旨在貫徹落實中央周邊工作會議精神,聯合推動第五屆“一帶一路”中馬工商界對話會投資合作計劃落地。活動中,深圳市政府採購協會、產業出海聯盟、標准盛豐環球基金、深圳市特區建工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區域發展規劃研究院,與馬方房地產咨詢有限公司、吉打州投資機構、馬來西亞國際商業促進協會、馬來西亞-深商總會、瑪珂國際有限公司簽署了《深圳國際高科技生態產業園協議》,在產業、貿易及科技領域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重點推進位於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的馬來西亞-深圳特別經濟區國際高科技產業生態園和位於吉打州的工業城綠色管理產業園的建設、營運和管理。
根據協議,深圳市政府採購協會和產業出海聯盟作為中馬“兩國雙園”合作模式的合作目標主導方,根據項目需要,篩選和推薦專業機構和企業等商事主體為項目提供相應的專業服務,並負責頂層設計,發揮深圳優勢,規劃產業園模型,引入企業產業資源,保障企業入駐交付,構建產業鏈路,搭建供應鏈管理體系,共同組建機構運營產業園,以期實現增加就業、貢獻稅收、產業賦能等“兩國雙園”項目的戰略目標。
中馬國際高科技生態產業園有三大特色:一是構建新型國際合作體系。通過深圳與雪蘭莪州的雙向賦能,構建“深圳研發+馬來西亞制造”的垂直分工體系。產業園將重點導入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產業,首批已鎖定大疆創新、比亞迪電子、欣旺達等28家深企入駐。二是創新制度型開放路徑。將深圳政府採購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延伸至馬來西亞園區建設﹔建立中馬互認的“清真認証快速通道”。認証周期從常規的180天縮短至45天﹔創設跨境數字關務平台,實現“一次申報、兩地通關”。三是踐行共同發展理念。項目規劃中,特別設立中小企業專項扶持基金,重點支持馬來西亞本土企業技術升級。通過“技術入股+訂單共享”模式,已促成深圳固高科技與馬來西亞半導體測試企業Censof達成首期合作,預計帶動當地就業崗位增加1200個。
“希望中馬國際高科技生態產業園能成為中馬高科技產業合作的創新高地。”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經濟聯絡中心副主任劉景華表示,產業園將利用馬來西亞的資源、市場優勢和中國在科技研發、產業制造方面的長處,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產業集群。“通過引入雙方優質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不斷孵化新技術、新產品,提升產業競爭力。期待產業園成為產業出海的示范園區,探索出一套成熟的企業跨境發展模式,從政策對接、園區運營管理到企業服務保障,為更多中國企業 ‘走出去’ 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記者 易東/文 胡蕾/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