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光明出品舞劇《敦煌歸來》全國巡演第二站登陸福州

2025年04月16日10:16 | 來源:深圳光明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光明出品舞劇《敦煌歸來》全國巡演第二站登陸福州!

4月13日-14日

深圳光明原創舞劇《敦煌歸來》

2025年巡演第二站

亮相福州大學城文化藝術中心

這部以晚唐時期“敦煌信使團”為原型

融合歷史厚重與現代美學的舞劇

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千年港口福州

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盛宴

  深圳光明本土原創精品舞劇《敦煌歸來》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區委宣傳部、深圳市光明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深圳華僑城文體產業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光明文化藝術中心聯合出品,深圳市光明區簽約文化名人胡沈員擔任制作人和總編導,深圳市光明區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

  《敦煌歸來》以公元848年敦煌信使團護送沙州輿圖至長安的真實歷史為藍本,通過“銘記、集結、追捕、獻圖”等十一個篇章,刻畫了信使團穿越戈壁、歷經追殺的激烈旅程。劇中士兵、僧人、樂工等角色交織,以舞蹈語言重構了敦煌壁畫中的“送行”“燃燈”“遇盜”等經典場景,讓靜態的文化遺產在舞台上“活”了起來。

  福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曾見証古代中國與東南亞、南亞的商貿與文化交融﹔而敦煌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地,是東西方文明交匯的樞紐,兩者的歷史地位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的文化符號。舞劇《敦煌歸來》選擇福州作為巡演城市之一,旨在通過藝術形式串聯起陸海絲綢之路的文化記憶,形成“雙城對話”的意象。

  與《詠春》通過武術與舞蹈結合展現嶺南文化不同,《敦煌歸來》以現當代舞為核心,突破傳統舞種界限,用肢體語言重構敦煌文化的符號。總編導胡沈員以“獻圖”等新增篇章強化敘事張力,通過極簡的舞台設計、光影與音樂的配合,將敦煌壁畫的線條與色彩轉化為流動的舞蹈畫面。例如“虛驚”段落中,舞者以扭曲的身姿模擬壁畫人物的形態,而“夜襲”則以急促的節奏和群體動作展現追捕的驚險,賦予歷史事件強烈的戲劇沖突。

  創作之初,胡沈員團隊深入敦煌考察,研究壁畫中的服飾、儀態與文化符號,並將研究成果融入舞蹈編排。例如,舞者手臂的彎曲弧度模仿壁畫中的“飛天”姿態,服飾的褶皺設計參考了壁畫色彩的漸變效果。此外,深圳當代舞團的演員們通過數月集訓,以“呼吸帶動動作”的現代舞技巧,將信使團的堅韌與悲壯演繹得淋漓盡致。

  首演當晚,福州觀眾在謝幕時報以長達數分鐘的掌聲,不少觀眾感慨:“舞劇不僅還原了歷史,更讓我們感受到文化傳承的力量。”據悉,《敦煌歸來》自2024年在深圳光明首演后,成功入選中國文聯2024年重點創作目錄,10月作為特邀委約作品亮相第23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並於2025年開啟覆蓋全國14城的全國巡演。福州站后,該劇將赴南寧、沈陽、廈門等城市,以“深圳·光明出品”的文藝精品名片,推動敦煌文化的當代傳播。

  《敦煌歸來》不僅是一部舞劇,更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尋根之旅,通過現代藝術手法喚醒沉睡的歷史,讓敦煌精神在新時代的舞台上煥發生機。從深圳光明的創排孵化,到福州的文化共鳴,再到未來全國巡演的城市接力,這部作品正以中華傳統文化為紐帶,串聯起不同地域的文化記憶。

作為“深圳·光明出品”的文藝精品

《敦煌歸來》的巡演之路

不僅是一次藝術的傳播

更是一場城市間的文化對話

深圳以創新表達詮釋傳統文化

福州以海絲情懷呼應敦煌精神

而后續每一座巡演城市

都將成為這段文明故事的講述者

在城市與城市之間

完成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回響

  內容來源:光明區委宣傳部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