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羅湖:“教育+AI”邁向規模化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教育科技企業展示最新成果。主辦方供圖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主辦方供圖
為教師准備課件、為學生解答難題、為校餐提供營養指導……在深圳市羅湖區,豐富多樣的人工智能(AI)應用已走進校園。
4月15日,“羅湖發布”舉行人工智能教育生態專場,宣講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成立“羅湖人工智能教育產業聯盟”,展出羅湖教育數字化轉型成果、科技企業“教育+AI”產品。
據悉,未來三年,羅湖將大力推動教育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教師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工程,推進學生學習方式變革,構建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生態,探索人機共育新范式。
教育創新,羅湖先行
教育是羅湖的金字招牌。作為廣東省首批教育強區,羅湖在教育數字化領域持續領跑,曾先后獲評全國首個教育信息化實驗基地、全國基礎教育管理服務平台試點單位、廣東省智慧教育應用示范區等。
“羅湖作為深圳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始終以創新為驅動,以服務民生為根本。”羅湖區委常委、副區長馮健致辭說,近年來,羅湖率先探索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實施路徑,逐步構建起從政策落地到課堂實踐的完整生態鏈。
在推動AI進課堂方面,羅湖早已展開布局。2023年8月,《羅湖區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出台,規定1—2年級每學年AI課程不少於6課時,3—8年級不少於8課時。
為此,羅湖區招募並培訓了一批人工智能任課教師,整合配置了12套在線學習教程,還邀請近100位人工智能專家到各校開講座,普及人工智能知識。
2024年,羅湖區教育局攜手武漢大學研發全國首個“教學評一體化”智能體。它不僅能精准評價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能為教師提供能力發展評價,實現了“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的雙輪驅動。
“‘智能體’將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素養評價與改進,全流程貫通新課標,在全場景環節為老師減負。”武漢大學深圳研究院主任雷元怡提出,老師們可以改變教學思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們去探討,並加以引導。
“AI不僅能作為應用工具賦能教育,還會推動教育體系的轉型和重塑。”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博導、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趙建華說,AI發展日新月異,“教育+AI”生態的打造需要提前布局,這對於羅湖教育發展是機遇也是挑戰。
場景賦能,教學相長
200個數智化應用場景、100%專任教師完成素養提升、300名人工智能骨干教師、1000個人機共育優秀案例……現場發布的《羅湖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明確了下一階段的任務目標。
“未來3年,羅湖將重點推進人工智能教育場景落地。”羅湖區教科院副院長黃偉龍介紹了這一計劃的推進節奏:2025年開展基礎建設與試點探索,2026年實現全面推廣與深化應用,2027年完成體系完善與成果輸出。
目前,羅湖已推出智慧教育雲平台並持續開展創新,深度融合多個大模型能力,應用於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教育治理、科研創新等多個場景,推動個性化學習和高效管理。
“AI助教”變成了教師的得力助手,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風格要求,生成美觀、專業的課件。“AI學伴”解答流暢自然,讓學習難題迎刃而解。
面向未來,羅湖將在AI技術加持下,加速重構區域教育生態。
在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方面,羅湖將打造硬核AI基座,建設語料中心,進行數據治理,形成高質量的語料庫和知識庫。同時,全面提升教師AI素養,賦能教師智能教學、專業發展。
此外,羅湖還將推動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讓AI賦能學校、教師管理服務、學生管理服務、校家社共育等各方面。
“AI與教育的融合不是替代、顛覆,而是進化、賦能。”黃偉龍說,羅湖將把一個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拼接為完整的新質教育生態美好藍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政策扶持,產業完善
AI與教育深度融合,離不開“政產學研用”協同攻堅。
活動現場,羅湖區教育局與武漢大學、國新文化、深圳市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會等11家高校、企業、協會簽署戰略協議,在教育專屬智能體應用、智慧教育生態園平台建設、智能教學示范項目打造、教師數智培養體系構建等方面開展更深入的合作。
羅湖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黨組成員黃澤全攜“人工智能教育生態合作大禮包”,向教育科技先鋒送出“誠意請柬”。
“我們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圍繞教育、醫療、基層治理、數字創意等重點領域,發布一批示范應用場景和支持產業發展的舉措。”黃澤全表示,羅湖積極鼓勵人工智能企業與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融合應用發展。
例如,扶持企業、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等,建設開源開放共享協同的人工智能產學研轉化平台,為單個項目轉化提供最高100萬元,每年每家企業最高300萬元的資金支持。
在空間保障方面,羅湖將粵海城T2、雲啟大廈作為人工智能樓宇,並專門設立羅湖智慧教育生態孵化基地。
目前,多家人工智能企業已經在校園安全、智慧校餐等方面提出解決方案,並探索與羅湖轄區內學校共同制定興趣課程,引導學生探索式成長。
從學術智庫的引領、科技研發的突破,到產業資源的賦能、行業生態的鏈接,羅湖政、校、企、協多方正共同構建智慧教育生態共同體,推動教學場景、資源供給與育人模式的全面升級。
“未來,羅湖將持續推動AI與教育全場景融合,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生態,為粵港澳大灣區教育數字化發展貢獻‘羅湖方案’。”羅湖區教育局局長高延勇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