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大膽設想與小心求証(金台隨筆)

孟祥夫
2025年04月17日09: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提起工業園,你會想到什麼?大片的土地?成排的廠房?在廣東深圳,有一座“摩天工廠”——寶龍專精特新產業園,正在顛覆人們對於傳統工業園的想象。

  工業用地緊張、制造業外遷壓力大,如何破題?打破思維定式,深圳向天空要空間,推動“工業上樓”,啟動“二三產業混合用地”試點,提高土地利用綜合效益,構建起“上下樓即上下游,產業園即產業鏈”的高效協同生態。

  膽子大些,才能突破思維藩籬,找到新思路﹔態度嚴謹才能驗証可行性,夯實前行根基。深圳此舉中蘊含著改革精神和發展之道。

  “做好試點工作,在‘大膽設想’的同時,還要‘小心求証’。”2003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撰文寫道。大膽設想、小心求証,這是做好工作的一個科學方法。

  面對發展中的難題,老辦法行不通,就必須大膽設想,打破常規框架,不走尋常路,以開拓性思維探尋解題密碼。

  生態脆弱的地方如何謀發展?跳出“保護與開發對立”的二元思維,板上並網發電,板下種草固沙。在我國西北部一些沙區,人們“播種”太陽,大片光伏板形成壯觀的“藍色海洋”,光伏板下沙漠披上“綠裝”,既能發電“生金”,又能治理沙漠,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大膽設想是思想上的解放,要求人們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多一些靈感迸發和“腦洞大開”,以超常思維破題開局。然而,任何大膽的設想都不能脫離實際,否則就如同無舵之舟,非但到達不了成功的彼岸,還可能在錯誤的航道上越走越遠。

  大膽設想,離不開小心求証。

  和美鄉村怎麼建?四川內江的做法是,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訂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先試點,驗証方案可行后再推開。黨員、干部挨家挨戶發放農村面貌改善知情書,組織召開院壩會,仔細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調查研究也是論証求証的過程,正是經過了科學的論証、民主的決策,政策推行才受到群眾擁護與支持,一個個干淨整潔、宜居宜業的村庄涌現出來。

  小心求証、步步為營,政策不夠完善就及時優化,項目不能落地就及時調整,哪怕有失敗也在可承受范圍內,而積累的寶貴經驗能為接下來更好開展工作打下基礎。

  曾經,安徽鳳陽小崗村勇立潮頭,率先開啟“包產到戶”的大膽探索。由試點到推廣,那星星點點的創新火種,迅速燃遍華夏大地,掀起農村改革的壯闊浪潮。

  當下,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作為制度創新的一方“苗圃”,精心培育、澆灌每一項改革設想,結出的累累碩果為全國范圍內的制度創新輸送寶貴經驗與成熟范例。

  從皖北村落點燃的星火,到東海之濱綻放的繁花,四十余載改革征程閃爍著“試點探路”的東方智慧。實踐充分証明,通過試點先行來積累經驗、完善政策,我們得以在復雜多變的發展環境裡,有條不紊地探索前行。

  大膽設想與小心求証,相輔相成、不可偏廢,體現了創新突破與科學實踐的辯証統一。如果不解放思想、不打開思路,實踐中就會因循守舊,邁不開步子﹔同樣,如果沒有小心求証兜底,設想就可能脫離實際、難以落地。將大膽設想與小心求証相結合,既保証了改革創新的勇氣,又不失穩健推進的智慧。

  發展到今天,“低垂的果子”已經摘完了。想收獲更多更大的發展果實,離不開創新發展,這就尤其需要大膽設想與小心求証的有機統一。前進道路上,堅持“假設—驗証—修正—再假設”,定能推動認識不斷深化,創新不斷落地,發展不斷向前。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7日 09 版)

(責編:劉森君、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