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天下大足》大灣區首秀即將上演
2025年05月08日09:32 | 來源:人民網

舞劇《天下大足》劇照。主辦方供圖
舞劇《天下大足》劇照。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深圳5月8日電 (劉森君)5月9日至10日,舞劇《天下大足》粵港澳大灣區首秀將在深圳濱海藝術中心歌劇廳上演。
據悉,《天下大足》以舞蹈詩劇《隻此青綠》主創團隊為基礎班底打造,聚焦大足石刻背后的建設者,以舞蹈藝術演繹大足石刻及相關人物故事。
《天下大足》從生動的石窟藝術中汲取創作靈感,通過現代舞台藝術的表現形式,使大足石刻中的各色人物造像躍然於舞台之上。
北山第125龕媚態觀音、北山第113龕水月觀音、石篆山12號龕志公和尚、寶頂山第17號龕吹笛女、第20號龕養雞女等各色形象,都在舞劇中得以藝術還原。
舞劇分10個篇章呈現:緣起、擔山、採蓮、煙火、傳承、小滿、無常、覺悟、若水、不息。在開鑿場景的舞蹈中,演員們用剛健有力的舞姿,展現出千年前熱火朝天的開鑿現場,而在表現煙火人間的片段,舞蹈展現出宋朝川渝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百姓的幸福生活。
5月7日,“契齋藏印”展覽×舞劇《天下大足》藝術跨界活動在深圳濱海藝術中心舉行。觀眾既近距離地觀賞了深圳博物館珍藏的契齋印章,又沉浸式地感受到劇場裡活化文物的震撼演繹。
同天,《天下大足》主演見面會在深圳博物館舉行,主演孟慶旸、朱瑾慧、何仲達、郝雪瑞分享如何將石刻造像轉化為舞台藝術的靈感與挑戰。
金石藝術講座《崖壁上的永恆》也將於5月8日在深圳博物館舉行,由大足石刻研究院辦公室主任、研究館員趙崗主講,為觀眾解讀大足石刻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內涵。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