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世界氣象組織亞洲臨近預報比對活動在深圳啟動

2025年05月10日12:5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深圳5月10日電 (劉森君)5月9日,世界氣象組織人工智能臨近天氣預報示范項目(AINPP)亞洲臨近預報比對活動在深圳啟動。來自世界氣象組織、中國氣象局及日韓等多國氣象部門和人工智能專家,以線上線下結合形式深入探討。

據悉,作為世界氣象組織首個AI試點項目,AINPP致力促進多學科、多國家、公私部門共同合作。該項目以開發、評估和實施基於AI的臨近預報模型,有望在天氣預測和早期預警系統中設定一個AI氣象應用的全球標准,提高早期預警系統的准確性。

作為AINPP的一個組成部分,此次比對活動旨在提供一個亞洲區域臨近預報活動的比對協作框架,促進臨近預報產品的評估和對比,為將AI臨近預報產品推廣應用至發展中國家作准備。

“這是各國推進現代預警預測技術持續努力中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世界氣象組織地球系統預報處處長本田由紀說。

中國氣象局國際合作司司長曾沁表示,AI模型通過整合衛星圖像、雷達網絡和地面傳感器等不同數據集,提高了預測局部極端天氣的准確性和交付周期。此次比對活動標志著關鍵國際合作的開始。

目前,比對活動共征集到涉及閃電、降水、雷達回波13種基於AI的預報技術。深圳市氣象局計劃在今年汛期氣象服務應用相關預報技術,邊應用邊檢驗,提升汛期氣象服務保障水平。

近年來,深圳市氣象局在AI應用於早期預警服務方面開展了有效嘗試。例如,聯合華為雲研發首個業務應用的區域預報模型“智霽”,提升台風路徑預測穩定性和准確性﹔和哈工大(深圳)聯合開發基於AI的短時臨近預報模型“智瞳”,將有效預警時間從1小時延長至3小時,已在多次重大活動保障中應用。

深圳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搭建數據共享平台,開展跨區域產品檢驗與業務化應用。通過與各國科學家的聯合攻關,推動AI預報產品在更多國家落地,積極參與“發展中國家幫扶計劃”,為區域防災減災提供更多深圳方案。

(責編:劉森君、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