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日進,勇立潮頭
——粵港澳大灣區科創發展一線觀察①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5月15日 第 03 版)
深圳河下游,河水蜿蜒,一邊是深圳,一邊是香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就坐落在深港兩地的接壤處,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的直接對接點。行走其間,能直觀感受到創新的“濃度”。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低空經濟、生物醫藥……科創企業加速布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處處流動著生機。
這正是粵港澳大灣區科創活力持續提升的縮影。近日,記者跟隨“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走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入重大合作平台、創新中心、研究機構、科創企業等採訪。在這裡,科技創新的浪潮正在奔涌,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圈日趨完善,科創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步伐堅實有力。
“為創業者提供了絕佳舞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在前海、河套、橫琴等重大合作平台,記者看到,高端科創資源從“零星散布”到“集聚發展”,一大批標志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憑借粵港澳協同創新的獨特優勢,大灣區正加快打造科創新高地。
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創新資源加速匯聚,協同合作不斷提升,配套服務日趨完善,持續吸引機器人、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企業入駐。
專注研究觸覺傳感器的他山科技,是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首批簽約入駐企業之一,公司的機器人指尖傳感器已經做到國內市場佔有率最高。接受記者採訪前,他山科技CEO馬揚已在附近洽談了3家客戶。在他看來,深圳完備的產業集群、豐富的客戶資源、澎湃的創新動力,同時通過香港更好拓展全球市場,都是“不得不來大灣區的理由”。“接下來我們將借助香港的獨特優勢,布局技術出海。”馬揚說。
在面積約106平方公裡的橫琴島上,澳門青年創業谷、橫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創新載體星羅棋布,發展勢頭正酣。
“我們的‘大腦’在澳門,但是‘手腳’從橫琴放了出去。”總部位於橫琴的真健康公司擁有國內首創的“穿刺手術導航定位系統”和國際首創的“導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統”。來自澳門的公司創始人張昊任總結多個“首創”經驗認為,正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平台,為企業的科技研發提供了強大支撐,“橫琴為澳門的創業者提供了絕佳舞台”。
“產品在海外市場更有競爭力”
一枚鉚釘大小的圓柱形金屬器件,可以讓機器人擁有像人一樣的感知能力,實現精巧操作。在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內的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華力創科學(深圳)有限公司專注研發精准傳感技術,一些成果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我們創新性使用了光學多模態感知技術,實現納米級的材料分辨率感知,並實現了產品化、產業化。”該公司聯合創始人魚晨告訴記者,公司的傳感技術完全獨立自主,產品每個細節都是原創首創,不用擔心被“卡脖子”。“而且,大灣區完備的產業鏈優勢極大壓縮了產品開發周期,讓我們的產品在海外市場更有競爭力。”他說。
和華力創一樣,一大批前沿科創企業根植於粵港澳大灣區,在市場風浪中搏擊前進,向新而立、向深而耕、向高而攀,從一株株“破土小苗”茁壯成長為“行業小巨人”,激發出創新創造的澎湃活力,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身高172厘米,通體銀色,一台台人形機器人在忙著分揀物料、搬運重物、安裝零件……科幻電影裡的場景照進現實。
這款Walker S工業人形機器人,由廣東深圳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依托大灣區強大的供應鏈,我們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伺服驅動器的國產化比例超90%。”優必選科技公司首席品牌官譚旻介紹,公司總營業收入近一半用於研發,截至去年底已獲得全球有效授權專利2680項,主導和參與近40項智能機器人有關的全球標准制訂,在人形機器人方面有效技術專利數量居全球前列。“這讓我們在與全球領先科技公司競爭中更有自信。”譚旻說。
“讓青年的夢想生根開花”
不斷催生的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如繁星點點匯聚,照亮整個大灣區科創版圖,也照亮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的夢想。
“隻需喝杯咖啡的時間,航拍視頻就可以自動剪輯好,並發送到游客的手機上。今年‘五一’假期,我們的產品還在貴州亮相。”80后黎子健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幾年前創辦了高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因為看中橫琴在低空經濟上的發展空間,他於2022年在橫琴成立分公司,並在今年將內地和澳門的同事匯聚橫琴。
“大灣區這邊有很多很好的政策,給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提供了很多發展機遇。特別是現在低空經濟在大灣區逐漸起飛,我相信我的夢想是可以在這裡實現的。”談及未來發展規劃,黎子健信心滿滿。
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已累計孵化創業團隊1450家,其中港澳台及國際團隊1028家。“這裡匯聚了一大批成長性好、創新性強、發展佳、潛力大的創新企業。”夢工場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莫偉軒介紹。
在深圳科創學院,這裡不僅孵化創新項目,更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成立3年來,學院的527位創業者探索出了66個創業項目,20個天使輪項目總體估值超7億元。”深圳科創學院副院長於盈說。
雲望創新是深圳科創學院培育出的一家運動科技企業,研發了AI滾動按摩機器人,產品遠銷美國、意大利等海外市場。企業創始人孫英東感慨,大灣區這片廣闊的科創沃土,讓青年的創新夢想生根開花。“大灣區濃厚的創新氛圍、完備的供應鏈,讓我們能快速把想法變成產品,快速迭代更新,這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他說。(本報記者 汪靈犀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