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和“夢想之翼”合影!文博會羅湖展區約定你

文博會主會場羅湖展區設計圖。主辦方供圖
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和“夢想之翼”合影 ,走進藝展中心沉浸式體驗虛擬夢境,逛古玩城欣賞繪畫精品展,在水貝把玩“AI珠寶”……隨著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開幕進入倒計時,深圳市羅湖區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展,一系列精彩紛呈活動即將上演。
本屆文博會將於5月22日—26日舉行。羅湖區將攜38家重點企業,亮相主會場非遺工藝美術展館(12號館),以“智聯世界 文創羅湖”為主題,呈現羅湖文化產業特色及文化底蘊。藝展中心、深圳古玩城、深圳珠寶集聚區3個分會場也將同步啟動。
5月15日,“羅湖發布”舉行文博會專場。羅湖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宮寶天承、三寶智能機器人、唯雅藝術3家參展企業,共同介紹本屆文博會羅湖區主要看點。
主會場三大板塊相映成趣
“本屆文博會,我們將設置1個主題展區和3個分會場,全景呈現羅湖文化產業發展新貌。”發布會上,羅湖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曾立新說。
據介紹,主會場羅湖展區面積320平方米,分為“國潮鑫時尚”“數創新美學”“智能芯生活”三大板塊,涵蓋黃金珠寶、數字創意、工藝美術、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等轄區38家重點企業的亮點作品。
來到羅湖館,觀眾首先能跟1.9米的“夢想之翼”合影,然后穿越時空隧道,感受2024年深圳城市宣傳片《敢為人先》帶來的震撼視覺。
在“國潮鑫時尚”區域,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設計靈感來自故宮館藏藏品的首飾——宮寶天承“福祿大吉”黃金領約項圈,以及金鳳蝶花冠等。
“這兩件展品均承載著故宮的尊貴禮儀文化,傳遞盛大的美好寓意,意在打造具有當代特色的婚嫁儀式感。”宮寶天承(深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寶康介紹。
萃華珠寶國家級非遺——花絲鑲嵌技藝、2025本命年守護者《靈蛇納福》花絲擺件、重達2000克的純金《馬到成功》花絲擺件等,也將亮相展區,等待觀眾鑒賞。
走進“數創新美學”區域,藝展中心藝術家胡威威把新銳互動媒體藝術裝置《鏡花》搬到了現場。“在虛擬的數字世界,也有一個鏡像的你做著與你相同的事情,區別僅僅是它生存在網絡與算力之中。”
來到“智能芯生活”區域,觀眾可以看到擬人可愛的“小精靈”機器人輔助教學,類人型機器人“金剛”搬運重物,康養機器人帶來足不出戶的醫療健康服務體驗。
“這些機器人可以通過定制化功能,運用到不同個性化場景中,助力羅湖智慧城市建設。”深圳市三寶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東群說。
逛累了,觀眾可以坐到水晶凳上,品嘗“羅犇犇”特調中藥奶茶、養生新品五行粽子,或是到羅湖文創展區,把玩跟春晚聯名的沉香靈蛇手串。網紅IP“阿珍阿強”還將帶來仿“黃金500g”金條的開瓶器。
款式獨特的AI設計珠寶等也將亮相其中,等待觀眾一一探尋。
分會場互動體驗再次升級
除了精彩紛呈的主會場,本屆文博會羅湖還設置藝展中心、深圳古玩城、深圳珠寶集聚區3個分會場,與主會場共同組織開展37項活動,為觀眾打造“可玩、可看、可體驗”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本屆文博會,羅湖將聯動開啟“展會+直播+電商”的新業態模式,激活文化產業新動能。
主會場羅湖展區將邀請淘寶平台流量達人直播達人前來打卡。水貝黃金珠寶集聚區將邀請各地達人參加選品會,吸引更多達人在水貝開展溯源直播。
此外,羅湖展區的許多文化產品巧妙運用AI等科技賦能傳統優勢產業,生動展示數字化轉型、媒體融合等,開啟文化破圈新旅程。
主會場中,中華戒圈、智戒、周大金手環三大矚目產品,都是科技賦能羅湖優勢產業結出的碩果。其中,“周大金手環”配備測血壓、心率等功能。
在藝展中心分會場,唯雅藝術以“共生:人類、自然與科技的關系”為主題,將展覽空間打造成一個柔和而精准的感官場景。“我們構建了一個介於現實與想象之間的虛擬夢境。觀眾可以在沉浸式體驗中,思考人類、自然與科技之間的關系。”唯雅藝術主理人、深圳市藝府藝術品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劉機好介紹。
本屆文博會,羅湖還通過服務升級,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和優質服務。
藝展中心分會場將開展國際採購大會簽約儀式,邀請專家講授實體企業如何在海內外精准獲客﹔深圳古玩城分會場將舉辦海派大師吳昌碩繪畫精品展,讓觀眾領略一代宗師深厚的藝術造詣﹔水貝壹號則將舉辦攝影展、藝術珠寶展,以藝術文化豐富水貝黃金珠寶產業消費場景。
在水貝銀座,“520玫瑰應急計劃”將為觀眾提供52支驚喜玫瑰,“端午巨型黃金粽”為高考生祈福“一舉高粽”。金展珠寶廣場將引入“卡皮巴拉·小黃豚”IP,打造限時快閃店及“發財豚軍團巡游”,滿足全年齡段對於萌寵文化的消費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兩場高水平展覽將在深圳珠寶博物館開展。台灣金雕大師吳卿、京繡大師劉曉燕將用作品講述非遺新故事,豐富消費者的黃金珠寶文化體驗。
文化產業新動能持續發力
文化羅湖的深厚沉澱、時尚羅湖的先鋒潮流、創意羅湖的精彩紛呈……無論是主會場展區,還是轄區各分會場,呈現的內容都是羅湖文化產業的縮影。
羅湖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開放、創新、包容的氛圍,滋養了多門類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經過多年的持續打造和提升,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羅湖重要特色產業之一。現有各類文化產業園區共13個,其中國家級產業園區2個、省級1個、市級10個。
為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營商環境,培育企業發展的沃土,近期羅湖再次修訂完善系列鼓勵扶持政策。
針對數字創意及文體產業,羅湖聚焦數字視效、電競游戲等重點領域,著力培育新型都市產業集群。鼓勵使用XR、裸眼3D等數字技術,構建數字文娛新場景,發展沉浸式文旅新業態。增設對體育賽事舉辦、體育場館建設等支持條款,強化體育產業布局。
羅湖還針對影視產業提供專項支持,包括搶抓短視頻風口,支持微短劇發展﹔打造影視專業樓宇,培育科技化影視應用場景﹔支持優質影視作品創作,培育優質影視IP。
羅湖還聯合轄區企業,聚焦“AI+文創”“AI+旅游”“AI+公共服務”三大領域,打造各類應用場景,賦能傳統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為羅湖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未來,羅湖將持續發力“AI+文旅”,推進動漫基地數字創意產業園、深業泰富數創文體中心等項目。強化招商引資,吸引頭部企業在羅湖設立研發與應用中心。借助文博會、香港授權展等平台,助力轄區企業AI應用成果走向市場。
“好的政策,加上豐富的場景、優質的服務,羅湖將是您的成功之選。”曾立新表示,誠摯邀請廣大文旅企業選擇羅湖,共同推動羅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