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安1.6萬余個“便民微信”拓寬服務群眾渠道

“便民微信”已成為民警服務群眾的“新抓手”。深圳公安供圖
民警用“便民微信”添加轄區物業工作人員。深圳公安供圖
通過“便民微信”民警能夠第一時間傾聽轄區民意。深圳公安供圖
人民網深圳7月1日電 (王星)近日,深圳公安探索推行“便民微信”社區警務工作法,將微信從通訊工具升級為“線索收集地+矛盾調解台+服務供給站+平安共同體”,有效提升基層治理的效能。目前,深圳全市公安民輔警已開通1.6萬余個企業微信賬號。
據悉,從今年4月15日起,“便民微信”社區警務工作法在龍華分局試點推行。
社區民輔警作為“便民微信”的主力軍,統一開通企業微信添加轄區群眾為好友,並整合社區干部、網格員等各類群防群治力量,建立社區警務團隊企業微信工作群,將線索反映、法治宣傳、安全防范、便民服務舉措融入群眾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面對深圳警情體量大、治安要素復雜等現實問題,自5月下旬起,深圳公安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廣“便民微信”社區警務工作法,邀請廣大市民添加轄區公安民輔警的企業微信為好友,更好地聯系和服務群眾。
“便民微信”聯系社區民警舉報投訴或進行咨詢,等同於直接致電轄區派出所。“轄區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麻煩事,動動手指就能在手機上向民警咨詢,非常方便。”深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四大隊三級警長袁浩栩介紹。
此外,深圳公安還形成“社區民警為主力、辦案民警為補充、所隊長為表率”的全警參與格局,實現警民溝通“零距離”、信息掌控“全覆蓋”、風險預警“早感知”、服務群眾“全天候”、矛盾化解“在萌芽”。
深圳公安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深圳公安將持續探索和實踐“主動警務、預防警務”的新時代公安工作新路徑,不斷深化相關應用建設、提升智慧賦能水平,將“便民微信”打造成精准搭建在社區群眾中的“民心橋”,為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