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市疾控中心:夏季警惕蚊媒傳染病

2025年07月18日09:06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夏季警惕蚊媒傳染病

  近期高溫多雨,蚊媒活躍,蚊媒傳染病的傳播風險顯著增加。7月17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夏季應警惕通過伊蚊傳播的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預防的關鍵是要做好滅蚊+防蚊。

  據介紹,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經伊蚊叮咬傳播的虫媒傳染病。登革熱潛伏期一般為1-14天,多為5-9天,疾病症狀主要包括突發高熱,劇烈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關節痛﹔面部、頸部、胸部潮紅﹔四肢或軀干出現充血性紅疹﹔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狀﹔嚴重者可發展為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綜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蚊媒傳染病,名字源自坦桑尼亞土語,意思為“讓人彎腰屈背”。該疾病主要流行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發病季節與當地的媒介伊蚊季節消長有關。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一般為1-12天,多為3-7天。患者會突然出現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極少數患者可出現出血、腦炎、脊髓炎等嚴重並發症導致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途徑相似,都是由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傳播。深圳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定期更換花瓶、水養植物盆中的積水,閑置容器倒扣存放,無法清除的長期積水可投放滅蚊幼劑進行處理,使用誘蚊燈、電蚊拍等,消滅室內蚊子,安裝紗門、紗窗、蚊帳等防叮咬。

  暑期也是出游的高峰,市民出行前一定要查詢目的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驅蚊防蚊准備,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涂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驅蚊劑,並及時按說明補涂﹔伊蚊活動高峰期,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等地逗留﹔盡量待在有紗窗、紗門的環境中。返深后14天內做好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發熱、皮疹、關節痛等相關症狀立即就醫,並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醫生能夠及時准確地診斷和治療。(記者 羅莉瓊)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