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姚文勝: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的重大意義與職責使命

2025年08月07日19:42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的重大意義與職責使命

  南方科技大學“三百工程”被教育部評為高校廉潔教育課堂實踐案例,圖為南方科技大學航拍圖。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翰 攝

  2022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管理辦法》,在法學學科門類下增設一級學科“紀檢監察學”,標志著我國紀檢監察工作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正式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紀檢監察學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百年紀檢監察工作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是對時代之問與實踐之問的有力回答。當前,紀檢監察學科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取得了喜人的階段性成果。但由於其新興性、交叉性及強實踐依附性等特質,在“從有到精”的高質量發展方面仍面臨挑戰,有必要厘清與學科定位相關的若干基礎性問題,為學科持續健康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一、深刻認識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的重大意義

  (一)為廉潔事業發展筑牢人才根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中央紀委全會上對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提出明確要求。隨著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紀檢監察工作的專業化傾向日趨明顯,亟須學科化教育培養專業人才力量。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對加強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作出重要部署,在“三化”建設中,紀檢監察學科既迎來發展機遇,也應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當前社會各行各業面臨著形形色色的廉潔風險挑戰,對具備廉潔知識與素養的人員需求迫切。通過加強紀檢監察學科建設,有助於培養高素質紀檢監察專業人才,為一線輸送新鮮血液,為“三不腐”一體推進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為提升我國廉潔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二)為清廉中國建設提供理論支撐。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在重申和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平安中國、數字中國、健康中國、美麗中國等國家戰略的同時,還強調“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打造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清廉中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題中要義,也是我國反腐敗斗爭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論述,創造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權力監督理論,為新時代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構成了紀檢監察學最堅實的理論基礎。通過加強紀檢監察學科建設,深刻闡明中國共產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指導自我監督體制設計的重大優勢,能為制定科學有效的廉政建設政策、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等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有助於推動清廉中國建設向縱深發展。

  (三)為構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貢獻重要力量。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著重強調:“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在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構建中,決不能做西方知識體系的“搬運工”。我國紀檢監察制度和實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據此產生的知識體系必然具有自主性、原創性和獨特性,如“紀在法前”、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機構設置的“一體兩面”等,都是結合國情黨情摸索歸納而來,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也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與哲學社會科學其他學科相比,紀檢監察學科具有獨立性和不可替代性。通過加強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繼承和發揚中國共產黨在為民族振興百年奮斗中留下的寶貴理論和精神財富,推動形成科學化、體系化、學理化的紀檢監察學科體系,無疑有助於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

  (四)為全球廉潔治理提供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要求“深化反腐敗國際合作,一體構建追逃防逃追贓機制”。在全球化背景下,腐敗問題已成為跨國性挑戰,反腐敗和廉潔建設也亟須國際社會攜手共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雷霆萬鈞之勢推進反腐敗斗爭,激蕩清風正氣、凝聚黨心民心,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通過加強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總結闡釋我國反腐敗經驗,從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互動中探討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用世界聽得懂的學術語言講好中國反腐故事,有助於提升中國反腐敗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使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更長時間軸線上服務全球反腐大業。

  二、厘清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的職責使命

  以上述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的重大意義為前提,應進一步厘清學科建設所肩負的職責使命,群策群力、凝心聚力、同向發力,使學科向著更精細、更深入的方向穩步發展。

  (一)培養專業人才隊伍。對紀檢監察學科而言,培養專業人才是核心任務,貫穿建設全過程,隻有通過長時期、立體化、全覆蓋的培養輸送,才能使社會各層面都分布有引領和倡導廉潔廉政理念的人才。一是培養儲備高素質紀檢監察專業人才。以紀檢監察實務崗位的客觀需求為基本參照,“學用一體”向紀檢監察學科(專業)學生系統傳授紀檢監察的理論、制度與實踐知識,為紀檢監察戰線及時輸送“生力軍”。二是對在崗紀檢監察干部開展繼續教育。探索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培訓,不斷提高紀檢監察隊伍綜合素質,增強紀檢監察干部的履職盡責能力,以更好適應新形勢下紀檢監察工作的需要。三是向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公權力主體輸送具備紀檢監察思維與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政府部門、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培養一批能夠有效識別和防范廉政風險的專業人員,使其將紀檢監察的理念、方法融入到金融、工程建設、教育、醫療等本職工作中,直接或間接提升其所在部門、單位、行業的廉潔水平。四是為非公有領域輸送管理人才。通過合規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培訓,使非公有領域人才同樣具備紀檢監察素質,進而在民營企業等內部發揮反腐倡廉作用,形成全社會共同反腐的強大勢能。南方科技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廉潔研究院)開設“廉潔治理導論”“中國人的廉誠信仰”等多門課程及講座,正與中國社科院大學、復旦大學聯合招收紀檢監察方向博士后4名,與西南政法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3名,招收各層次訪問學生26名,常態化圍繞廉潔誠信問題開展思辨與研究。

  (二)構建自主知識體系。自2022年紀檢監察學成為獨立的一級學科后,探索構建一套合乎實踐、邏輯自洽的自主知識體系,就成為了學科建設的首要使命。一是不斷強化學科自身研究。基於我國紀檢監察領域的實踐經驗和已有理論成果,通過高度抽象和學理概括,凸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理論主線,進一步明確學科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理論架構、邏輯體系等,據此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又體現時代特征的紀檢監察學自主知識體系。對此,南方科技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廉潔研究院)組建70余人專兼職教研隊伍,專門成立了“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研究中心”,對相關問題開展研究。與《深圳特區報》聯辦“廉誠文論”理論專欄,與鄭永年教授團隊聯辦《全球廉情速遞》專欄,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商合作創辦《廉潔研究》集刊,籌劃出版“南科大廉潔研究文庫”叢書。二是促進學科知識漸次積累與傳承。有效避免研究方向上的盲目和研究資源上的分散,推動學科有序分化與融合,從而形成紀檢監察領域獨特的系統化、學理化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對此,南方科技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廉潔研究院)課題組近期撰寫了2篇紀檢監察學科近5年研究綜述,對當前紀檢監察學科的研究進展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梳理,文章均獲廣東《黨風》雜志刊發。

  (三)服務清廉中國建設實踐。紀檢監察學科建設應緊密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立足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最大的國情,通過學理研究、政策建議、實踐探索等方式,促進理論與實務的深度融合,為清廉中國建設提供理論支持與決策參考。一是服務於紀檢監察體制改革、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完善以及正風肅紀反腐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在“前學科”時代,學者們圍繞廉政建設與腐敗治理的研究促進了反腐倡廉實踐,如在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過程中,我國創造性提出了缺席審判和違法所得沒收程序,成為理論和實踐相互促進的典范事例。當前,對於如何有效防范新型腐敗、隱形腐敗及跨境腐敗等一系列課題,都需要理論進一步破題,實現“研以致用”。對此,南方科技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廉潔研究院)穩步推進“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的職責與使命”等26項專題研究。其中,全國人大相關部門調研組專程來校調研《監察法》修改相關研究情況,研究院課題組撰寫的1萬5千余字的報告獲發函感謝。二是積極推動廉潔理念融入社會各層面。深入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廉潔元素,探索廉潔理念在不同領域、不同群體中的傳播路徑和作用機制,加強對各地區、各行業、各類型廉潔文化建設的研究和指導,助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全社會共同參與清廉中國建設的良好氛圍。對此,南方科技大學創新開展校園廉潔文化建設“三百工程”,從教師、學生、家庭三個維度厚植校園清廉土壤,目前已推出系列特色活動百余場,參與人次過萬。經廣東省教育廳推薦,“三百工程”被教育部評為高校廉潔教育課堂實踐案例,並受邀在教育部總結交流會作專題發言。

  (四)促進全球廉潔治理。反腐倡廉是全球話題和全球工程,紀檢監察學科建設應秉持開放的國際視野,致力於推動國際社會在反腐敗領域的合作與共贏。一是推進交流互鑒。專家學者與實務人員可通過國際學術會議、研討會、專業培訓課程、跨國合作研究等形式,深入了解全球廉潔治理最新動態,探討不同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下腐敗的共性與特性,共享反腐敗經驗和技術。如目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已舉辦多期廉潔“一帶一路”建設研修班和培訓班﹔中國也積極學習借鑒他國將廉潔教育貫穿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將私企領域納入廉潔教育對象等先進做法。二是努力提升中國反腐敗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通過紀檢監察學科對反腐敗中國方案的深入總結、學理化闡釋,鮮明地展現中國共產黨勇於自我革命的獨特品格,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反腐敗道路的認知和理解,將中國的創新舉措和成功經驗推向世界,爭取我國反腐敗國際話語權。同時,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過科學、充分的理論建構,使中國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影響力,在推動制定公平、公正、有效的國際反腐敗規則和標准,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廉潔發展環境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為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紀檢監察研究院(廉潔研究院)院長、教授,中國紀檢監察協會學科建設分會特約研究員】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