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網事丨“小孩跑樓”被叫停,暑期“安全繩”需系牢

日前,深圳華強北街頭,一群胸前挂著收款二維碼的小孩火出了圈。他們從職業騎手手中爭搶訂單,通過“跑樓”形式,完成送餐“最后的垂直100米”,每單收費1—2元。這究竟是暑期勞動教育,還是潛在童工問題,引發熱議。
作為全國最大的電子市場,華強北高樓林立,專業市場“一米櫃台”密布。由於終端配送耗時費力,不少騎手選擇付費雇人代勞。正值暑期,部分商戶、物業人員的子女加入“跑樓”行列賺取零花錢,看似形成了市場需求的互補。
部分家長和網友對此表示支持,認為“總比在家玩手機好”,“既能提早接觸社會,還能鍛煉身體”,“讓孩子體會一下自食其力的樂趣和艱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不少觀點指出表面“雙贏”背后的多重風險。
人民日報評論強調,從法律層面看,臨時代送雖談不上“童工”,但這種有償服務可能構成承攬或勞務關系,一旦發生意外將面臨責任認定難題﹔從安全角度考量,高樓奔跑、車流涌動、高溫餐品都潛藏讓未成年人意外受傷的風險。
紅星新聞也評論道,“跑樓小孩”代送外賣現象實則是一場安全與責任的小考。家長、配送員、外賣平台及社會層面,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隱憂。讓孩子們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得到鍛煉和成長,讓市場秩序更加規范有序。
8月4日晚,一份《關於不要讓孩子參與代送外賣活動的通知》在網絡流傳,羊城晚報等媒體隨后証實,確為華強北街道發出,面向轄區全體商戶及物業公司。
該通知肯定了家長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初衷,基於安全和法律考慮,呼吁各商戶從即日起,不要再讓孩子參與“代送外賣”。街道已約談相關外賣平台,禁止讓孩子代送外賣。如發現有孩子代送外賣行為,將積極勸返。
“跑樓小孩”被緊急叫停,家長又忙於工作無暇陪伴,孩子們的暑假該如何度過才能既安全又充實?
針對暑期監護真空問題,華強北街道推出“疏堵結合”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打造免費的社區暑托班、興趣班、科普實踐等,另一方面,聯動文化館、博物館等9家場館免費向青少年開放,街道及社區圖書館延長開放時間等。
相關做法被不少網友及媒體點贊,認為這體現了對未成年群體保護的責任意識。也有觀點進一步呼吁,探索替代性的社會實踐。
中國青年報分析稱,對於未成年人而言,城市空間中可供他們有意義地度過假期時光的場地、項目依然不夠,需要相關部門主動出手設計更多有趣、有益、有溫度的暑期活動。從此次事件中看到未成年人的成長需要,用更多耐心與智慧,給孩子們營造更加廣闊、安全可靠的舞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