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機器人6S店裡的未來“接口”

李語 劉森君
2025年08月13日08:3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深圳市龍崗區打造全球首家機器人6S店。人民網 劉森君攝

機器人6S店內,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等一應俱全。人民網 劉森君攝

今年7月底,全球首家機器人6S店在深圳市龍崗區揭幕。多家知名機器人企業趕來“助陣”,市民游客也絡繹不絕。

店內,機器人們有的跳舞炫技,有的忙著攤煎餅,還有的化身導購員“自己賣自己”。機械臂、靈巧手、機器狗、人形機器人……各類形態一應俱全,國內主流品牌幾乎全部覆蓋。

機器人6S店內,機器人為小朋友制作咖啡。人民網 李語攝

“我們在傳統4S店(銷售、零配件供應、售后服務、信息反饋)的基礎上,創新加入‘租賃服務’和‘個性化定制’兩大模塊。”店長林楓介紹,開業沒幾天,已有國內個人客戶採購、定制機器人近100萬元人民幣,租賃收入約30萬元人民幣,商場加盟及採購預定近500萬元人民幣,還有來自歐洲、亞洲等地的海外客戶採購近100萬美元。

人機共生的智能世界,在幾百平方米的展廳裡具象化。

這裡不僅是機器人與市民親密接觸的體驗空間,更是聯通市場與實驗室、生產線的一個“接口”,背后有數百家企業參與產業支撐。

深圳市龍崗區連續7年蟬聯“中國工業百強區”榜首。龍崗區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深圳市產業大區、制造大區,龍崗連續7年蟬聯“中國工業百強區”榜首,集聚華為、雲天勵飛等全產業鏈人工智能企業超620家,機器人產業集群企業超1.27萬家,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入選“2024年廣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今年5月,深圳市龍崗區人工智能(機器人)署(以下簡稱“龍崗區人機署”)成立,成為全國首個人工智能領域政府直屬機構。

“以專人專職專責專機構,推動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龍崗區人機署署長趙冰冰表示,“我們要以機構和政策的穩定性,應對技術和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堅定‘All in AI’的決心。”

目前,龍崗區正深入實施“All in AI”戰略,先后出台實施加快創建“AI龍崗”三年行動計劃、具身智能機器人友好示范城區三年行動方案等,引導技術、數據、場景等新型生產要素集聚賦能實體經濟。

6S店周邊一公裡,就是龍崗區試點打造的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示范街區,涵蓋機器人劇場、實驗場和園區等。

走出6S店一抬頭,幾架外賣無人機在低空有序起降——常態化運行已久,市民們習以為常﹔拐個彎,迎面遇上一隻負重奔跑的機器狗,上下樓梯、避障繞行,步伐穩重又靈活。

園區內,廣東靈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水樓台,率先入駐機器人6S店,目前已與多個意向客戶展開洽談。“上游供應商、下游6S店都在周邊,技術難題很快能找到解決方案,越來越多的合作伙伴加速聚集。”公司CEO肖愷說。

在龍崗區人機署牽線下,靈鍶智能與外賣平台一拍即合,計劃以“無人機送到貨櫃+機器狗送貨上門”的模式,解決外賣配送“最后100米”難題。預計該場景將在不久后開始測試,有望今年在街區內率先落地。

靈鍶智能四足機器狗展示。龍崗區委宣傳部供圖

除了天上飛的、地上跑的,街區水庫裡,也有機器人“水下抓娃娃”的身影。

“無需遠赴大海,在公司樓下就能進行真實場景測試,加速研發迭代。”深圳鰭源科技有限公司CEO張翀介紹,該公司致力於通過AI技術撬動行業升級,解決老問題,創造新需求。水下機器人產品已廣泛應用於石油能源、水下拍攝等領域,遠銷海外130多個國家。

7月末,龍崗區人機署、企業、院校等齊聚一堂“頭腦風暴”,探討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在海洋、水務等領域的應用:客戶需要什麼?企業怎麼對接?有哪些痛點要解決?政產學研各界人員集聚,打破資源邊界,一起為技術落地出主意。

“從做好產品到實際應用,通常隔著十萬八千裡。”在張翀看來,打破大眾“不知道、不敢用、沒反饋”的壁壘,是新技術打入更多場景的關鍵,“這不是單靠一家企業能夠完成的。政府提供平台,匯聚各方力量,能讓我們更踏實、更有信心。”

6S店開業只是一個起點。

機器人街區內,海陸空測試場全天候運轉,多條中試線加速建設,機器人劇場活動正在籌備……有意思才有市場,開放的機器人友好街區,推動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化落地,也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我們將以市場化方式為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提供‘真金白銀’的訂單支持。”龍崗區委書記余錫權表示,未來3年,龍崗區將提供100億元政府訂單,推動超1000台機器人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場景落地應用。力爭到2027年,實現AI技術在80%以上重點行業深度應用,帶動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責編:王星、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