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公交按需定線 接通“最后一公裡”

劉森君
2025年08月29日17:3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前海灣地鐵站公交接駁線B830線以千人次的日均客流,跑出普通線路10倍以上的效率。有乘客表示:“相比打車去地鐵站,每月節省300元以上。”

西部公汽為博恆實驗學校定制W012通學巴士,實現“教學樓—車廂”無縫銜接,有效緩解校門口擁堵,減輕家長接娃負擔。

深圳巴士集團的周末“愛拼巴”線路成為家庭出游的優選——在小區群裡吆喝一聲收集需求,便能迅速下單拼車,兩天內即可搭乘小區往返景區的專車,告別自駕往返的疲憊。

……

近年來,深圳積極推動公交服務升級,著力構建“常規+定制”多元化公交網絡,將群眾的急難愁盼,切實轉化為惠及民生的扎實舉措,讓“你的需求我安排”與“我的線路我做主”雙向奔赴。

在重要地鐵站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聽需而行,建立多部門信息互通、數據共享與聯動發力工作機制,更好推進地鐵接駁公交線路開行工作。

地鐵、公交、街道社區、交通、交警多方聯動,深入開展現場調研,通過統計地鐵口電動車停放數量、發放問卷及二維碼收集等方式,精准捕捉市民出行需求。同時,每周調度,打通堵點,圍繞電動車集中的地鐵站點商討線路方案,確保線路規劃與群眾訴求高度契合。

早在2023年,光明區匯先豐景園居民反映公交通勤難題后,交通部門便迅速聯動公交企業,推出從富民廣場站至陽台山東站的接駁線路,用定制化方案解決片區出行痛點,該案例更拿下當年“接訴即辦”評分第一名。

截至目前,深圳累計優化涉地鐵口接駁線路31條,增加涉地鐵線路發班1269車次/日﹔45條地鐵口微循環線路新鮮出爐,增加接駁地鐵客流超1.2萬人次/日,有效解決了不同片區往光明、靈芝、上川、坪洲、固戍、布吉、高新園、甘坑、石芽嶺等大流量地鐵站的出行需求。

在城市出行的多元圖譜中,定制公交正以“按需畫像”的靈活姿態,填補著常規交通網絡的空白。

通學巴士告別“接送焦慮”。福田區園嶺街道教育資源密集,但內部道路狹窄,缺乏直達公交,家長接送時電單車違規、人車爭行等問題突出。2023年12月,“益園巴士”應需而生,小型定制巴士每日運行16班次,為破解轄區孩子上學難題蹚出新路。

“再也不用為接送孩子頭疼了,真的很方便很省心!”園嶺街道一位家長表示。

特色場景專線更顯民生溫度。B601線5分鐘一班的高頻次發車,讓蓮花北地鐵站到北大醫院的就醫通勤告別“人車爭道”的混亂﹔M187線化身深惠跨市“守夜人”,每日00:35准時守候沙田地鐵站,為深夜返程者點亮溫暖歸途。

這些線路如同城市的毛細血管,串聯景區、商圈、醫院、口岸,既通過拼車預約等模式降低出行成本,又以專線疏導緩解特定場景擁堵,成為解碼多元需求的鑰匙。

公交動態“掌”上知,民聲訴求“碼”上達。特色公交高效運轉,離不開便捷查詢平台的強力支撐。

與常規公交不同,定制公交因動態調整的特性,其線路信息通常不在候車亭展示。市民可通過出行軟件和公交站台張貼的二維碼,獲取車輛的實時位置、乘車費用與出行方案等信息﹔新線開通時,公交企業公眾號、地鐵口、社區等渠道會同步告知。

提交新線路開通申請、線路調整建議,也十分方便。市民可直接掃描在車廂內企業張貼的二維碼、撥打企業的客服電話,或使用巴士集團“優點出行”、東部公交“e巴出行”等微信小程序。

從定制地鐵接駁公交破解“最后一公裡”,到通學巴士化解接送焦慮,到優化多元場景定制巴士,再到便捷查詢平台打通民意通道,每一項服務優化都扎根於市民訴求,既解決了當下的出行痛點,更為城市交通治理沉澱下“聽民聲、解民憂”的寶貴經驗。

深圳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發力推動治理效能延伸,通過每周調度推進線路開行,分析總結試點線路差異與問題,對高客流效益線路重點培育、低效線路適時優化,同步完善接駁設施、提升服務水平,讓地鐵公交聯動效應持續升溫。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