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龍崗“義剪隊”:指尖一點,服務到“心尖”

李語
2025年09月11日17:4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上門義剪。龍崗區委組織部供圖

廣場義剪。龍崗區委組織部供圖

“以前想給臥床的兒子找個理發師上門不容易,現在在‘i龍崗’上預約,志願者第二天就帶著工具來了。”家住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銀荷社區的一位阿姨,最近逢人便分享這份驚喜。

在銀荷社區,活躍著一支備受贊譽的“賢達長者”義剪隊。他們借助“i龍崗”虛擬社區平台,創新推出“提前預約+廣場義剪+上門服務”模式,不僅把專業的剪發服務送到老人身邊,更送去了家人般的溫暖陪伴。

告別過去“貼通知、靠口傳”的傳統方式,“i龍崗”虛擬社區平台搭建起剪發需求與服務的精准對接之橋。老人家屬隻需登錄平台“精彩活動”板塊,在線填寫預約信息,詳細備注老人的居住地址、身體狀況和發型偏好,平台便會自動整合數據,生成一份清晰的“銀發關愛地圖”。

義剪隊根據“關愛地圖”分類施策,對行動便利的老人,安排在社區廣場開展集中義剪﹔對高齡失能、臥床不起或居住在無電梯高層的老人,則專設“上門服務”通道,明確“固定服務日”,確保服務不遺漏、不重復。

截至目前,義剪隊已開展義剪活動110場,惠及2750余人,用一把小小的剪刀,以“小切口”做實“大民生”,讓虛擬平台的“數字溫度”轉化為老人觸手可及的幸福。

義剪隊的貼心服務,不僅解決了老人的“頭等大事”,更在社區激蕩起“愛心反哺”的新風尚。許多曾經的受助者或家屬,主動報名加入義剪隊,用行動回報溫暖。

居民黃女士就深受感動。在一次陪同志願者上門服務時,她親眼看見了志願者與老人之間的溫情互動,大受觸動,當即報名參加社區義剪培訓,如今已成為團隊骨干。

短短半年,轄區內主動參與培訓的人數已超過30人。隨著隊伍壯大,義剪隊的服務半徑持續擴大,服務效率也顯著提升。

依托虛擬平台的反饋機制,義剪服務不斷優化升級。如今,志願者上門已形成“問好、檢測、修剪、洗護、陪聊”的“五件套”標准化流程。服務結束前,他們還會遞上一張“微心願便簽”,細心記錄老人需求,通過平台上傳社區,由社區黨委協調資源逐一落實。

銀荷社區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以“i龍崗”為紐帶,完善線上“點菜”模式,構建“需求發布—能人接單—積分累積—服務兌換”閉環機制。

通過虛擬平台這一有力工具,銀荷社區正積極將更多服務對象轉化為治理力量,同時串聯起義剪、送餐、居家護理等便民服務,不斷完善配套,讓困弱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有尊嚴、有溫情的關懷,讓點滴 “小確幸”真正沉澱為長久的 “長幸福”。

(責編:劉森君、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